龙剑2020-08-23 15:05:21

    辛弃疾出现在词坛上,他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的气势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极富于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辛弃疾的词作和词风和他的经历很有关系,他年仅二十二岁的时候就率领五十勇士在万人之中手擒叛徒南归,毕生以恢复故土为己任。南归后,一直未能舒展自己的抱负,被迫闲居二十多年。因此,他的词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悲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特色。《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最能代表他悲壮的词风及报国不能的情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生动地展示了辛弃疾本人充满理想而又屡遭阻厄的一生经历。辛弃疾在词史上的重大贡献是拓宽了词的题材,扩大了词的内容。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且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豪放派”若缺乏生活和学养就容易流于粗豪,辛弃疾之后的刘过等人就有这个弊病。

    说到宋词不能不提及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女词人李清照,她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卓然自成一家。就李清照的词而言,总的风格倾向于婉约,但也有诸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样的豪放风格的作品,故此也有人认为她兼有婉约和豪放之长。至于历代大多数评论家的看法,则普遍认为她既兼有各家之长,又能自成一家。的确,李清照的词音调清新、格力高秀,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其词明显的特征是:早年多清新妍媚,晚年多凄清淡静,这与她的生活境遇有着直接的关系。李清照的词在语言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她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成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婉约深细,而又意境高远,那首著名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千古词人无出其右。李清照除了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外,另外在中国的词史上,她还是最早提出和触及词学理论的作家,在她所写的《词论》中。李清照叙述了词的源流演变,总结以前各家创作上的优缺点,并指出了词体的特点及创作的标准。《词论》中有三个要点,即词的雅俗问题、词的音律问题、词“别是一家”的解说,其中“词别是一家”是最核心的问题。李清照指出,词是“歌词”,必须有别于诗;词在协音律、以及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应保持自己的特色。《词论》不但是宋代词坛上的第一篇词学理论著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女性所写的文学批评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