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剑2020-08-20 16:04:11

    前面谈了词的音乐部分,可以看到诗歌是先有诗后有歌,而词曲是先有谱后有词。按理说所填的词应该和曲谱的声情吻合,现代词人好像并不注意这一点。前人有自度曲,比如南宋有白石道人(姜夔)自度曲十七首,北宋周邦彦也有自度曲。这些自度曲和后人只有歌词,所谓的自度曲不同,是实实在在的乐谱。这两位不仅是著名词人,还是大音乐家,笔者见过中国音乐学大师杨荫浏译成简谱的自度曲十七首中的《扬州慢》、《淡黄柳》等曲子,他们写的词确实和所谱的曲声情并茂。现代人所谓自度曲,只不过是没有曲谱的诗词。下面谈谈词的文字部分的发展演化。

    本世纪初,大量五代写本被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随之而重新问世的唐五代民间词曲,或称为敦煌曲子词,或称为敦煌歌辞。它们是千年词史的椎轮大辂,内容广泛,形式活泼,风格繁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词兴起于民间时的原始形态。敦煌词的辑本,有王重民的《敦煌曲子词集》 ,饶宗颐的《敦煌曲》 ,任二北的《敦煌歌辞总集》等。敦煌曲子词,是指唐代敦煌通俗文学中的一类作品,包括敦煌遗书中的“敦煌曲” 、“曲子调” 、“俗曲” 、“小曲” 、“曲子” 、“词”等。它们符合倚声定文、由乐定辞的原则,都能被之管弦发声歌唱。敦煌曲子词大都来源于民间,题材丰富,语言通俗,大都充满了民间生活气息,比较真切地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

    唐代文人词最早见到的是唐中宗和裴谈、沈诠期等在兴庆宫的君臣唱和的《回波词》。张志和、韦应物等是较早开始创作词的作家。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和韦应物的《调笑令》 :“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都是传世之作。白居易、刘禹锡是中唐时期写词较多的作家,如白居易的《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和刘禹锡的《潇湘神》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既流转如珠,又含意不尽,它既有民间词调的本色,又不乏诗人的加工。初期文人词较多以写诗的手法写词,要适应词调的特点,形成独特的风格,还有待于后来词家的探索。

    词发展到晚唐,开始有诗人大量作词,出现了这方面的专门作家,推动了词体风格的定型及艺术表现手法的提高。但词在民间所具有的那种朴素、明朗、自然的特点也渐渐消失了,而在表现形式上极力追求藻饰,充满了华丽香艳的辞句和装饰风格,形成了“词为艳科”的局面。五代后蜀的广政三年(940),卫尉少卿赵崇祚将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皇甫松、孙光宪、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等十八家词共五百首,编为《花间集》十卷。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词派也因此而得名,其代表人物是温庭筠和韦庄。温庭筠是晚唐词坛第一大词人,精通音律,工诗擅词,尽管其貌极丑但作赋才思敏捷,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 他能够大胆的写侧艳之词,是“词为艳科”的始作俑者,领导了五代词的发展趋向。从代表性词作《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可以看到他的风格。韦庄的词写得疏朗、显直,如《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很明显可看出这一点。通过温、韦二人两首《菩萨蛮》同一词牌不同词风的对比,可以知道“花间派”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而只是创作倾向大致相同的作家群,其风格情趣并不完全相同。五代词另一个中心在南唐,南唐词人中以南唐二主和冯延巳最为出色。李煜(937—978)即李后主,正像艺术家赵佶错误地作了皇帝一样,他也错误地作了国主。人生的悲剧倒造就了一个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著名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语言是清晰的,意境是透明的,它不依靠外在的描摹来烘托气氛,而是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象事物,使一切都笼罩在他的故国之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