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_19962020-11-05 23:40:49

阿城,中国电影界的扫地僧

作者:王小我

1985年9月,上海电影制片厂在湖南召开了关于改编小说《芙蓉镇》为电影的座谈会。

要改编的小说,是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要将小说拍成电影的人,是家喻户晓的大导演谢晋。

这个组合,决定了座谈会的高规格:

官方代表有,中共文化部领导陈荒煤、上影厂厂长徐桑楚;文艺界代表有,内地评论家李陀、康濯、导演黄健中,香港导演许鞍华、香港南方影业公司总经理许敦乐,以及享有“中美文学大使”之誉的美籍散文家董鼎山。

两岸三地,满座衣冠。陈荒煤定了目标:要拍出一部深刻反映文革十年动乱、兼具史实性与艺术性的电影。

会上,东道主徐桑楚厂长先开场,小说作者古华发表了创作背景谈,接下来,一个年轻人开了腔。

 

他从“电影和小说的改编关系”、“文学形象与银幕形象的区别”谈及“电影的视觉表现”再及“什么是电影语言”。由文学到电影,由电影到文学,上来就是三个回合1000米自由泳。

偶有与会者附言一二,不待说出三四,他轻轻一接,“董先生说的这个就要具体到小说改编电影的技术问题。董先生很会把讨论引下去。”导演谢晋犹豫要不要拍成政治风俗画,他毫不犹豫接过来道,“我接着老谢说那个政治风俗画的问题。”

《芙蓉镇》副导演胡立德眼疾手快做了一份会议记录,逢年轻人发言,少不了备注一个“众笑”或“众大笑”。

到了会议后半场,话筒轮流转,年轻人发言次数少了。最后,他略显严肃地表达了对于小说结尾处理的不满,并给出了电影版结尾的建议:

“小说到最后,古华的劲儿还没使完,还要完成秦书田(男主角,电影中由姜文扮演)的人格,一定要他官复原职……我觉得这一点起码可以取消。当电影结束时,秦书田根本就没有官复原职,他帮助胡玉音(女主角,电影中由刘晓庆扮演)卖米豆腐是符合他们所破坏的道德而建立起来的关系,而不是破坏了以后,他们刚刚出来又走进另外一个道德秩序里去了。”

这个建议,他在六年前,曾向另一个人提过——

1979年,年轻人向他被打为右派、后得官复原级别的“秦书田”式父亲郑重说道:

如果你今天欣喜若狂,那么这三十年就白过了,作为一个人,你已经肯定了自己,无须别人再来判断,要是判断的权力在别人手里,今天肯定你,明天还可以否定你,所以我认为平反只是在技术上产生便利。

多年后,年轻人与友人忆及此,有点自悔当年欠通人情,“但是我把这样的意思放进《芙蓉镇》的电影剧本里了。”

这个年轻人,时为《芙蓉镇》编剧,姓钟,名阿城。

01.名字很怪的父亲

阿城生于1949年4月5日,半年后,换了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说,按传统的说法,我也算是旧社会过来的人。

他出生前,赶上干革命的父母随大部队入北平城,于是取名,阿城。日后阿城自己解读,说这名字虽俗气,但有父母纪念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战略成功的意思在里头。

阿城兄妹五个,他行二。大哥叫钟里满,三弟叫钟大陆,四弟叫钟星座,五妹叫钟姗姗

阿城的父亲钟惦棐,是著名电影评论家。建国后,主要在中宣部文艺处管电影。1950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新中国第一篇影评《评<中华儿女>》,执笔者,正是钟惦棐。影评人钟惦棐的职业生涯,在1951年,抵达巅峰。这一年五月二十日,毛泽东一篇《应该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掀起全国范围大批判运动。运动高涨之际,钟惦棐在赴山东调查武训事迹的工作中,表现出色,得到毛泽东礼待。

转折在5年之后到来。钟惦棐在《文艺报》发表了一篇《电影的锣鼓》影评,遭到曲解,旋即被打为右派,送到渤海边上的唐山柏各庄农场劳改——扫厕所。

当时阿城8岁,在小学,他被老师诘问,不懂什么是敌人,于是学舌说,我爸爸是坏人。

8岁之前,家里请两个阿姨,住在中宣部机关宿舍。8岁之后,全家9口人,挤在宣武门振兴巷一进破烂小院的两间平房里。

六十年代,阿城念初中那会儿,亚非拉领导人频至首都访问。学校挑选学生站到长安街,夹道欢迎。老师每回念到三十几个学生,之后说:没有念到名字的同学回家吧!

念来念去,没念到的永远是那几个家庭出身有问题的。其中有阿城。

有一次,阿城问老师,您就念我们几个人,就说这几个念到名字的回家就完了,为什么要念那么多名字?老师回:念到的,是有尊严的。

阿城看得开。他说,我习惯没有尊严,“你被边缘化,反而是你有了时间。”没被老师念到,他也没回家,到家附近的琉璃厂,流连于画店、旧书铺、古玩店,完成自我启蒙:我在那里学了不少东西,看了不少书。

1966年,文化革命了。毛泽东在天安门接见了来自全国的百万红卫兵。阿城和毛主席没见成——由于父亲的政治变故,阿城说,六六年不要说参加红卫兵,连参加“红外围”的资格都没有。

1968年,阿城19岁。家里有门道的都留下来了,他只能下乡。

父亲钟惦棐在这个年纪,离开四川江津老家,投身革命圣地延安,干起了火热的革命工作,坚信胜利在望。

阿城在这个年纪,离开北京,开始了插队生活,接受起知识青年再教育,一眼望不到头。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