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_yin_shi2022-10-04 01:37:26

(原创:灵隐士)

《罗生门》:个人一点为小,真相整体乃大

      “你说的不对吧,事情的真相是。。。”

      “不可能!绝不是你想的那样子,我是亲眼看到的,还能有假?”

      如果是脾气温和的人,接下来可能会是:

      “唉,人都死了,你还怀疑。。。让人寒心,不聊了。”

      “嗐。。。别人的事我俩瞎操啥心呢,来,走起,干一杯。”       

      但是遇到了急性子烈性子,认真到较真,一定要说服对方,可能两人几个回合之后,变成:

      “你这个人,跟你讲道理真他妈费劲,靠!”

      “道理?你说的就是道理吗?你这么懂怎么不去当美国总统啊。丫什么东西!”

      然后手上噼里啪啦就开始接触对方了。

      生活中的许多争执其实是基于自己的感觉,加上情绪的冲动,之中并没有很强的逻辑性可循。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触觉,接收到一个“事实”,然后过滤成自己的感受和“道理”,形成自己认知与看法,以此判断外界事物,并希望对方接受他的结论,无需质疑,只要虚心接受就好。要是挑战的话,那就是在侮辱自己的判断力和智商,因为在心里已经排他地认为自己才对,你是错的。这是主观思维的缺点,要求别人虚心,自己却很少虚心。

      《认知论》之初,如何才能了解客观世界有过一番争论。传统的看法是主观和客观无法完全对接。因为一个个体,他的认知始终有限,观点仅仅是一个人的自我看法,是主观的,而客观世界庞大繁杂,扑素迷离。一个人,无论他的认知再深再广,也没有办法去正确展现出那个客观存在的真实世界。直到康德,以他的三大批判辩证统一正反方观点,阐述虽然万物客观存在,但是个体的看法与判断非常必要,这是认知客观世界的唯一途径,并由此奠定了西方经典哲学。如果简单糅合两者形成一个更统一的观点,应该就是:个体的看法绝对有可能认知客观世界,但客观世界绝对不是由一个个体就能认知到清清楚楚,完完整整。

      在古印度的《百喻经》里,也描述了盲人摸象的典故寓言,揭示出个体认知和真实存在的关系。对同一头大象,每个盲人的看法却差异很大,因为他们接触的是不同的部位。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亲自感觉的才是大象,别人都错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放低姿态,听一听别人的,把不同的看法拼接黏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那头象的全貌才会逐渐地在心中浮现出来,才会离真实的事物,也就是真相越来越近。从哲学的理念来看:一个人所看到的仅仅是事实,事实可以拿来挖掘真相,可是事实自身不一定是真相,更不是真理。

      现实生活中,就算经历的每个人真实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局外之人,没有在场的情况下,去判定真相始终会是一个难题。因为当事人各种看法可能差异很大,甚至相互之间互有抵触,这样作为判定者就难以形成一个一致的结果。而现实的情况可能更加让人迷惑:有人有选择地说出一部分实情,而有意漏掉其它的,有人甚至会编造故事去掩盖真实的发生。那么对于事外之人,该如何入手去发掘,并认清背后的真相呢?

      1950年的电影《罗生门》,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就是去探讨这样命题的一个故事,作为一部东方电影,首次摘获了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在电影里,面对明摆在那儿的武士之死这个事实,不同的当事人却讲出相互矛盾的说辞,之间总有一部分相互抵触,让法官无法取舍,难以判断。譬如,强盗为了掩饰自己差劲的武艺与内心的胆怯,在说辞中有意夸大了他的勇猛好斗。而武士的妻子为了掩盖不忠和保存女人的颜面,尽量粉饰出她是一个无奈、软弱的小女子假象。而目击的樵夫说出了他眼中的事实,可是关于自己贪小便宜,私藏珠宝匕首的那一部分,却避而不谈。这样,匕首是导致武士之死最关键,最有效的证据,可是就是没有下落。怎么办?各种说辞相互交织,有些会指引向真相,有些却是有意误导判断。作为判官,该怎样去判断与选择,才能够理清事情发生的经过逻辑,进而发现逻辑背后的真相呢?这是镜头后面的那颗脑袋,导演黑泽明所提出来,让屏幕前面的观众去解读、去思考的。

      真相始终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指引的道路布满层层迷雾,影影绰绰。作为局外之人,做不到看之所看,听之所听,唯一能做的是思之所述,遵从逻辑地分析,去质疑、去权衡、去判断,才会拨开云雾,往前推进而有所发现。任何道听途说,转述的东西都是别人的看法,是经过过滤、修饰后的真相,可能无意漏掉一些,也可能有意隐瞒一些。

      重要的是,真相一经转述,对第三者而言,就不能作为真相来看,而是掺杂了个人喜怒哀乐的,有了主观倾向性的,另外视角里的一种看法。因为真相只能自己去挖掘,去发现,而不能被传达,被告诉。

      上帝在给了我们眼睛的同时,也给了我们耳朵,它要我们去学习聆听,去补充视觉上所看不到的,甚至去纠正错觉。生活如黑夜,“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可是我要去寻找光明。”。问题在于,在很多时候,一只眼睛无论多亮也发现不到真正的光明。

      回到本文开篇,争执跟辩论最大的区别在于把一个问题扩大延伸,上升到感情挫伤与侮辱的地步,最终水火不容。如果放大到宏观的层面,就成了战争发起的立足支撑点。

      这样看来,争执的根源在于理念上的不兼容,以一种对立的、二元的僵化准则去认知事物,以偏概全。如果姿态上能够退回一步,一切会海阔天空。

Lancet2022-10-04 11:49:23
人们习惯了非对即错的思维方式,很多人又非常自卑,觉得自己如果在某一观点上错了,整个人就错了。一定
ling_yin_shi2022-10-04 13:27:12
Lan姐所见极是。弟这篇的起源在于香港一个老电影《新难兄难弟》,儿子就是看爸爸不顺眼,
江上一郎2022-10-04 16:08:10
1915年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并没引起重视,直到40年后遇到黑泽明才引起世界关注。。。
ling_yin_shi2022-10-04 17:15:52
兄讲得对。可能因为影像能够跨越文字,直观些。让西方人看日语小说,加上信仰理念的差别,估计难以领会。黑泽明这一把火就。。。
江上一郎2022-10-04 19:22:03
谢贤85岁还能获得最佳男主角---真是难得呀(电影也真不错),至于黑泽明的人文情怀---
老键2022-10-04 20:44:32
绝对的真相永不可得,是歌德尔不完备定理决定的
ling_yin_shi2022-10-05 01:23:05
香港电影金像奖是82年设立的,四哥的电影基本是50,60年代的。没办法。:)对他来讲,人生已经太丰富了。
ling_yin_shi2022-10-05 01:27:59
要加个限制:固定一个时间点的话。愿意去找的话,随着时间,总会多一些,接近一些。再说,绝对的定理也不存在哦,或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