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期间,三青团曾发展成上百万人的组织,为何后来被取消了
1938年7月,民国政府正式组建了“三民主义青年团”,即“三青团”。
三青团从最初建立时,民国政府就对其极为青睐和重视,那么,三青团究竟是个怎样的组织呢?
(参与游行的三青团成员)
国民党的建立,本来是依据孙中山先生制定的军政、宪政和训政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训政又贯穿始终,也就是以党治国。
但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却渐渐变成了一党独大,各监督机构形同虚设。
这样就导致国民党内部缺乏监督,长期处于一种官僚腐败的状态。
同时在人才选拔上,也不是以能力为主。而是将对方是否拥护自己,或者以是不是自己的心腹等,作为提拔的重要条件。
因此到抗战爆发时,国民党未战而尽显松弛疲散之态。到战争打响后,毫无斗志可言的国民党更是一泻千里,几乎到了崩溃的境地。
这让蒋中正萌发了重新再创建一个新的组织的想法。一方面自然是抗战救国,另一方面也是以新鲜的血液来促进国民党内部改造。
1938年7月,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三青团在武汉正式宣布成立。该组织由蒋中正担任团长,由陈立夫、康泽等31人组成中央干事会,其中陈诚和张治中先后担任书记长。
时值抗日爆发,全国上下团结一心,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由于三青团的建立是以“抗日救国”为宗旨,因此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知识青年。
为了笼络更多的有志青年,三青团还以抗日救国的名义,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比如为了收留和安置流亡的青年和学生,在各地都建有青年馆和招待所。比如为三青团成员举办夏令营、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比如建立战地医疗服务队、宣传抗日救国、慰问前线战士等……
三青团的积极表现让蒋中正颇为欣慰,为了能让三青团成长得更快更好,蒋中正还赋予了三青团自主运作的权力。
之所以做这个决定,蒋中正一方面是担心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官僚作风会影响到三青团的成员,另一方面也不愿意国民党对三青团指手画脚,多有掣肘。
(三青团庐山夏令营章)
因此,无论是组织、人员架构、经费等方面,除了蒋中正和中央干事会成员可以过问,国民党都无权干涉和过问。
在这种情况下,三青团得到了快速发展,他们很快就从最初的1034人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100万人之多。
然而随着三青团的势力壮大,其成立新党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原来,三青团由于直属蒋中正,再加上其主要成员又都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同时,蒋中正一再强调三青团是网罗全国优秀热情青年与革命分子的唯一组织,而担任书记长的陈诚也多次在三青团会议中,强化过蒋中正的思想,因此三青团中的年青人们无一不认为自己是党的“新鲜血液”。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现有的国民党成员普遍形成了一种蔑视的态度。
本来,国民党也是一个以吸纳青年人为主体力量的党派,三青团的存在一方面影响到了他们的组织范围,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在吸收青年后备力量上受到了影响。因此国民党和三青团的矛盾逐渐尖锐,甚至到了后来形成了双方对峙,互相诋毁,冲突不断的格局。
对于这种局面,蒋中正并没有对两方进行调解,他反而认为不管是国民党还是三青团都对他唯命是从。因此两方的博弈可以杜绝某一方的权力膨胀,影响到他的政治地位和统治,所以他很愿意三青团与国民党互相牵制。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
当时,美国的马歇尔将军在拜访蒋中正的时候,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民党在军事上的优势已经被官员腐败转化为了劣势。
马歇尔将军的话正说到了蒋中正的心坎上,于是他在同年夏天参加了三青团在庐山组织的夏令营,并发表了开幕致词。
(陈立夫旧照)
本来,蒋中正的本意,是希望三青团的朝气蓬勃,能改造国民党的消沉衰弱之态。
但是,三青团的骨干却开始筹谋化团为党,并向亲美的蒋中正表示,可以学习美国两党执政的政治策略,以达到改造国民党的目的。
为了说服蒋中正,三青团的骨干分子还主张蒋中正不仅应为国民党总裁,而且也应该成为新党领袖,如此达到民主执政的目的。
当然,三青团的这个建议暗契蒋中正的心意。因此,他在心里同意三青团升级为党的想法。
不过,国民党并非蒋中正一人说了算。
当时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其中又以陈立夫等人组成的CC系最有影响力。在三青团是否成立新党的问题上,他们的态度非常鲜明,表示坚决不同意再立什么新党。
此后,党团的矛盾不断升级,甚至在湖南等地,还发生了三青团成员暗杀国民党干部及与国民党成员的械斗恶性事件。
与此同时,三青团内部也存在着各种派系之争。一些成员更是将入团当作结交上层官员的捷径,以达到升官的目的。
最让蒋中正失望的是,随着内战爆发,三青团不但没能继续发扬革命精神,反而由上而下,集体性地形成了官僚做派。这样的结果不仅不能改造国民党越来越严重的腐败现象,反而让三青团既脱离了群众,又与国民政府脱了节。
眼看着党团之间矛盾冲突不断,蒋中正起初还努力修正双方的关系,但是眼看着三青团的方向越来脱离他原本的初衷,再加上内战中后期,我党力量日益强大。为了能压制我党,蒋中正最终不得不宣布党团合并统一。
自此,一直自主运作的三青团,与国民党的博弈终于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