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后,1937年7月14日,吴宓在日记中说,有一天他和陈寅恪散步谈起时局:“寅恪谓中国之人,下愚而上诈。此次事变,结果必为屈服。华北与中央皆无志抵抗。且抵抗必亡国,屈服乃上策。保全华南,悉心备战;将来或可逐渐恢复,至少中国尚可偏安苟存。一战则全局覆没,而中国永亡矣云云。寅恪之意,盖以胜败系于科学与器械军力,而民气士气所补实微。况中国之人心士气亦虚骄怯懦而极不可恃耶。宓按寅恪乃就事实,凭理智,以观察论断。但恐结果,徒有退让屈辱,而仍无淬厉湔祓耳。”
吴宓在1937年7月21日日记记载:惟寅恪仍持前论,一力主和。谓战则亡国,和可偏安,徐图恢复。
从吴宓的日记来看,陈寅恪对抗战悲观,“抵抗必亡国,屈服乃上策”,所以要主和。
今天有人质疑陈寅恪的民族气节哪里去了,更有人骂陈寅恪亲日甚至汉奸的帽子都出来了。
1944年汪精卫死了以后,陈寅恪撰写了一首七律《阜昌》,“千秋读史心难问,一局收枰胜属谁。世变无穷东海涸,冤禽公案总传疑。”
陈寅恪的民族气节没有问题,九一八事变以后,陈寅恪吴宓等电国府,质问对日方针,痛斥投降主义,刊发于1932年3月5日的北平《世界日报》之上。
陈寅恪视“中华文化为三纲六纪”,以历史文化来救国。1925年,陈寅恪写一首诗送给北大历史系学生“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
抗战时期香港沦陷,陈寅恪历尽艰辛长途跋涉回内地,途中赋诗有云:“万国干戈一叶舟,故丘归去不夷犹。袖中缩手嗟空老,纸上刳肝或少留”。由此可见陈寅恪的爱国心。
陈寅恪是历史学家,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找出一条救国之路。陈寅恪在《高鸿中明清和议条陈残本跋》中提出,“成一不战不和,亦战亦和之局,卒坐是以亡其国。此残篇故纸,盖三百年前废兴得失关键之所在,因略征旧籍,以为参证如此。”
陈寅恪的主和,完全是出于历史的借鉴,典型的书生论政不切实际。九一八以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以及节节失败,让陈寅恪感到了绝望,”一战则全局覆没,而中国永亡矣云云“。
陈寅恪有气节爱国,但是开错了救国药方。同时,陈寅恪悲观主义意识强烈。陈寅恪感叹亡国之痛,“南朝一段兴亡影,江汉流哀永不磨”;陈寅恪感觉这辈子都看不到抗战胜利了,“南渡白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
一九九八年,北大哲学教授任继愈接受访谈时说:“陈寅恪先生很有学问,大家都知道,我很尊重他。但他有一点我很不赞成,他认为没有前途,那怎么行?这样的人不可没有,不能太多,都这样,这个民族怎么行?而且实际上也不像他想得那样悲观。”(《世纪老人的话:任继愈卷》)
陈寅恪是旷世奇才、史学大师、文化巨匠,傅斯年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但是有个现象就是,九十年代以来,对于陈寅恪过于神化和吹捧,任继愈教授说:“近年来很多人吹捧某某专家,说他的学问高明。此人学有专长,应受到尊重。如果把他捧上天,奉为学习的楷模,后人无法逾越,这就过头了。此人有弱点,情绪不健康,缺乏刚健之气。此种专家不可没有,不能太多。好像一只秋天的蟋蟀,只发叹息,而不相信秋去春来。就这一点看,他的历史没有学透。中华民族之所以有今天,决不是靠了一大批唉声叹气的人们建造出来的,而是靠一大批意气风发、百折不挠、乐观、气度恢弘的有志之士建成的。当春天陌上的小草,比当秋天的蟋蟀好。”(任氏自选集《竹影集》)
陈寅恪是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并不是他的学术成就有多高,而是其“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的“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和为中华文化续命的历史责任感。
陈寅恪是人不是神,也有缺点,对中华民族抗战的悲观就是一次误判。
陈寅恪晚年的诗依旧悲观,但是家国情怀不会改变,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这也是爱国,“他忧国忧民,才如此作想。若他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文化根本毫不在意,他就绝对不会写这样的诗。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的国家不满也是爱国,这是我的看法。若陈先生是真的不爱国的话,他就根本不会作学问,写诗。”(《陈寅恪先生的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