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剑2021-06-15 16:19:09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先解释一下为什麽把五月初五叫端午?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从汉武帝时的太初历恢复夏代的正月建寅以来一直沿用到现在。正月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五月也叫做午月。五月初五,月、日都逢五,“五”与“午”读音相同,“五”又为阳数,故端五又名重五、端午、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周处(就是除三害的那一位)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鹜原义是野鸭,引申为家鸭;角黍是把黍类做成角状的食物,现在叫粽子。周处是现在的江苏宜兴人,可见早在西晋时,吴越一带百姓就已有在端午那一天做出特殊食品的风俗。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大致可分为兩大类:一类为纪念历史人物,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在唐宋以后最为普遍;另一来则出自与历史人物无关的更古老的其它来源。不管怎样,端午节肇始于南方,并非中原地区,这一点是端午节由来所有说法的共同之处。中国的传统节日几乎都来自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唯独端午节是个例外,它起源于长江流域,最早是南方百越族的节日,并非中原炎黄族的节日。从地域区分,一是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的荆楚文化,一是长江下游太湖一带吴越文化。       

    纪念历史人物分別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和纪念曹娥說。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城郢都。屈原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後,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捞他的遗体,并将饭团、鸡蛋等食物丟进江里,让鱼龙虾蟹吃饱,把雄黄酒倒进江里,将蛟龙水兽药晕,免得它们伤害屈原的遗体。因为南方端午时天气已经热起来,饭团容易馊,后来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面缠上彩丝,发展成棕子。

    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因此纪念屈原的说法,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在距离屈原年代较近的汉魏时期,却沒有给端午节有纪念屈原的活动留下只言片语,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中也只是说端午有粽子,并没有说到和屈原有关。直至南北朝时代,南朝梁朝的宗懍在《荆楚岁时记》中才开始有端午节纪念屈原说的记载。因此,许多学者认为端午节起源与屈原无关,绝非无稽之谈。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吴国的伍子胥。伍子胥遭到陷害被迫自刎。子胥死前对周围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姑苏城的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夫差听到后大怒,命令把伍子胥尸体裝在马革制成的盒子里,投入太湖,流向浙江。这一天是五月初五,因此端午节是纪念伍子胥的说法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曹娥是上虞皂湖乡曹家堡人,父亲曹盱是巫师。东汉顺帝汉安二年(143)五月初五,在舜江举行的迎潮神伍子胥仪式中弄潮是曹盱职责所在,不幸淹死,找不到尸体。年仅十四岁的曹娥,沿江号哭,日夜不停十七天后投江而死,三天后父女尸体相抱浮出水面。后人为纪念她,改舜江为曹娥江。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51),上虞县令度尚改葬曹娥在曹娥江南岸路边,建曹娥庙,命弟子邯鄲淳作祭词,刻石立碑,加以表彰。后来蔡邕来寻访,夜里到碑前,手摸着碑读完全文,在碑阴题下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其中齑臼是捣碎的姜、蒜、韭菜等辛辣食物的小石臼。这八个字是一个谜语,是对碑文的四个字的一句评论,《三国演义》记录过这则谜语,有兴趣可以猜一猜谜底。    

关于端午节其它起源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浴兰节说。汉文帝时研究儒家礼学的名家戴德所选编的《大戴礼记》,是研究上古社会的珍贵资料。《大戴礼记  夏小正》中记载:“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 古人有在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这可见证于屈原《九歌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云中君”)南朝梁人宗懍《荊楚岁时記》则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為浴兰之月。这就是端午节源于浴兰节的说法,如果此说成立,则端午节在先秦时代已出现,可谓渊远流长。

    恶日说。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蓋屋,令人头禿”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东汉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以除瘟、驱邪、求吉祥,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节。

    夏至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还出现一种端午节源于夏至的说法。前面提到的南朝梁人宗懍的《荊楚岁时记》是一本古代民俗活动的权威著作,它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的活动中。在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烛宝典》中,把龙舟竟渡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同时,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內容与屈原无关。夏至日在公历六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正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前后。 夏至作为节气始于战国,汉武帝太初元年制定的太初历,是我们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科学完整的历法。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夏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推行全国。

    图腾说。上世纪三十年代,诗人闻一多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先民对龙图腾的崇拜。他在《端午考》一文中对端午节的起源旁征博引,详细地论证,提出端午节是百越民族举行图腾崇拜的节日,是“龙的节日”。《端午考》一文指出,古代的百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他们以断发文身的风俗表示自己是“龙种”身份,所以周文王的兩個伯父泰伯和仲雍避位到皖东苏南一带,也断发文身融入百越部族。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古代的百越民族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祭祀中便有类似于今天的竞渡游戏,这就是竞渡习俗的由来。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崇拜龙图腾的百越族,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許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不仅是汉族,也是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产生了不尽相同的习俗,下面介绍几种。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盛行于吴、越、楚。楚地的传说是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遗体;越地的传说则是起源于越王勾践在绍兴鉴湖训练水师。根据闻一多考证,“龙舟竞渡”早在战国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午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台湾是在乾隆二十九年( 1736 ),开始举行龙舟竞渡,那是一场由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的友谊赛。划龙舟还先後传入日本、越南、英国等。 1980 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辛未年( 1991 )五月初五,在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此後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用菰叶(野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的“角黍”和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流传最广的其由来说法是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因为怕被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後渐用菰叶包米代替竹筒。东汉末年,以含碱的草木灰水浸泡黍米,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粽子品种增多,并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有“大唐粽子”的记载。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出现了“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苏轼就有“时於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由菰叶变为现今常用的南方的箬叶(俗称粽箬,箬竹的叶子)和北方的玉米叶,後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比较多的是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以浙江嘉兴粽子为其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璁气交互转换之时,容易得病,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注意。上海和苏南一带有谚语道:“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端午节实际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上山采药,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悬艾叶菖蒲:艾叶、菖蒲、蒜头被称为“端午三友”。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于是端午节,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   

早在南北朝时,荆楚一带就有端午采艾的习俗,艾草又名艾蒿蓬藁等,多年生草本,植株有浓烈香气。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南北朝时采艾要在鸡未叫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於其上。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茎横走,稍扁,分枝,直径5-10毫米,外皮黄褐色,芳香,肉质根多数,长5-6厘米,具毛发状须根。叶片剑状线形,长约一米至一米半,中部宽1-2(-3)厘米,基部宽、对褶,中部以上渐狭,草质,绿色,光亮;中肋在两面均明显隆起,侧脉3-5对,平行,纤弱,大都伸延至叶尖。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驱蚊虫;茎、叶可入药。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 可饮用。

雄黄本属矿物, 含有三硫化砷成分,与酒混合。即成雄黄酒,洒墙壁间 以祛诸毒。涂于小儿头额、耳鼻、手足心,也有消毒作用。流传民间之《白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使白蛇现出原形。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但雄黄有毒,雄黄酒不宜多饮。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其作用和插艾和菖蒲,点染雄黄类似。

端午节除了人们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还有丰富的食俗。南方有端午吃咸蛋的习俗,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著,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叫做挂蛋兜(袋),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于是男孩子们拿着挂蛋兜相互撞击,看谁的蛋壳先撞破,青壳蛋要比白壳蛋耐撞,女孩子不玩这个,她们的蛋壳被撞破了,要哭鼻子的。我国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必食黄鳝,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端午节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 5 层。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浙江温州地区,端午节还有家家户户吃薄饼的习俗。薄饼是春卷皮裹上炒熟的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做的馅,卷成圆筒状而成。

从前还有悬钟馗像和写符念咒的端午节习俗。钟馗捉鬼,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用以镇宅驱邪。挂像和写符还有一些严格的仪式。如有的要求必须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时书写,书写材料用生朱砂、黄裱纸,砚台里面和书写人口中必须放上硝石等,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聂耳2021-06-15 17:20:37
泰国每到五月初五也过端午节,当地人把端午节叫做“拜芭掌节”
老商2021-06-15 18:16:58
玩得最开心的是泼水节,(另,许多泰国人有中国血统,泰语发音的“芭掌”就是潮州话“肉粽”的译音)
聂耳2021-06-16 04:47:10
原来泰国人讲的是潮州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