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田雅仁,日本侵华陆军第12旅团一情报兵。
1943年时,在沦陷区江苏苏北的淮海地区,负责搜集我方抗日情报。
一天,在淮安地区执行完任务,骑车返回据点的途中,他们几个情报兵顺路到附近村庄抢些东西。
不料,在这里他遇到了中国的情报兵,险些丧命。
(配图,自行车被用于战场)
当时,他们正在村里抢鸡鸭,携带子弹武器的自行车,被他们扔在村头的旱沟边。几名中国侦察兵注意到,发现这是个获取敌军武器弹药的好机会。
他们拔出枪开了几枪,正抢东西的鬼子由于身无武器,吓得立即蹿到附近庄稼地里。中国侦察兵趁机迅速行动,缴获子弹袋和一辆自行车。
这骑走自行车的,就是21岁的女兵,新四军3师8旅政治部敌工连连长李春华。
后来,这辆战利品被领导奖励给她,用于继续侦察。
(日军配图)
这辆车,与我国1980年代的载重自行车几乎没有差别,就是轮子稍厚,钢条较粗。
另外,车把下的立柱上,镶有“满”字车牌,证明这是一辆由侵华日军在满洲某“会社”生产的伪满车辆。
日军的战场工具,拿来为我所用,也是杠杠的。
(该车的车牌“满”)
李春华作为一名女兵,战场上巾帼不让须眉,曾获得抗日战争等三级独立自由勋章。
而这辆被她缴获的自行车,对她也是功莫大焉。
那时,有辆自行车作用可大了,战场上用于侦察,灵活、方便、迅速、噪音小,还能驮伤员。战争中,它给了李春华莫大的帮助,成了自己战场上最亲密的“无声战友”。
解放后,李春华老兵视该车为宝贝,走哪带哪,保护得十分完好。
(李春华老人)
1986年,江苏盐城建新四军纪念馆,64岁的李春华割爱,把伴随了自己40多年的自行车捐给了纪念馆。
事情无巧不成书。
2年后,自行车的原主人、当年在村里抢鸡鸭的日本老兵佐田雅仁,来到纪念馆,认出了这辆自行车。
据媒体报道,佐田雅仁在日本投降后,被遣返回国,向文化界发展,成立了佐田企划会社。
随着年龄的增长,佐田对自己在中国犯下的罪行身怀愧疚和负罪感。
(配图:游客参观新四军纪念馆)
1980年代,他的公司与央视合作拍摄纪录片《话说长江》,创下中国电视纪录片收视率之最。
1988年8月,他在盐城外事办负责人和新四军纪念馆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该馆。在李春华捐献的自行车面前,他停下仔细端看,上下左右反复打量,并从自己的行李包中拿出一记事本。
“1,2,0,424……”佐田指着自己的老记事本上的数字,仔细和车上的钢印核实,一字不差,“这,这就是我当年丢弃的那辆自行车!”
(纪念馆的该车)
佐田很激动,向纪念馆讲述了当时自己被新四军打跑、丢弃自行车的一幕。
“我20岁被迫入伍,侵略中国,临行前写了遗书……凡到中国去的日本士兵,都要这样做。”老鬼子不无忏悔地说,“从我踏上中国的土地,我就怀着死多生少的信念,所以,日本侵华战争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最后,佐田还向纪念馆提出一个请求,想把这辆车赎回,出价是“愿意用日本生产的最好的名牌轿车来换”。
佐田说,世界上任何一辆轿车,只要是日本产的,只要纪念馆看中,他都愿意出钱买下,作为交换条件把自己的自行车赎走。
(配图)
真是财大气粗。同时有点老糊涂。作为镇馆之宝,抗日纪念文物岂是想赎走就赎走的?
李春华老人当年捐献的时候就说,此车是为了提醒后人铭记历史,了解抗日战争,珍惜当下和平,车是国家文物,别说李春华老人不会同意,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同意。
赎回无果,老鬼子最后失望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