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何狠黎民苦, 八月奥运岂能顾? (2008年6月16日,加拿大多伦多)
四川震,
九洲哭。
儿在哪里?
泪绝向天呼。
昨日笑颜今何处?
纵生还,
死不如。
余文狡,
王词误。
我命也贵,
此理向谁诉?
唯愿灵界有天路,
一同去,
共呵护。
转贴:
1、王兆山:江城子- 废墟下的自述 (网友评论)
2、余秋雨:含泪劝告请愿灾民 (思宁点评)
1、王兆山:江城子- 废墟下的自述 (网友评论)
一位废墟中的地震遇难者,冥冥之中感知了地震之后地面上发生的一切,遂发出如是感慨:
天灾难避死何诉,
主席唤,
总理呼,
党疼国爱,
声声入废墟。
十三亿人共一哭,
纵做鬼,
也幸福。
银鹰战车救雏犊,
左军叔,
右警姑,
民族大爱,
亲历死也足。
只盼坟前有屏幕,
看奥运,
同欢呼。
山东作协副主席 王兆山
据说,多难兴邦。看来其言不虚。灾难的伤痛还没抚平,邦兴不兴也暂且不说,一篇震古烁今的文章倒是很快就应运而出,而且出自礼义之邦的齐鲁大地,出自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的大手笔:《江城子》。
王主席,作品生平不详,但看了《江城子》,这一切都不重要了。这绝对是他本人的代表作。这短短的一首词,将奠定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将英名不朽。
做出这样的判断似乎缺乏根据,也为时过早。但只要良知未泯羞耻还在,做出上述判断应该不是难事。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讲究的是礼义廉耻,但寡廉鲜耻也史不绝书,所谓不绝如缕,到今天终于在王主席身上集大成而以一首《江城子》达到顶峰。
然而,光荣不属于他一个人,也不应该只属于齐鲁大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光荣。这盛世雄文,绝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代表作。
百度百科:代表作 ,指最能显示作者的思想水平或艺术风格的作品。生吞活剥义下,时代的代表作,指最能显示时代的思想水平或艺术风格的作品。
范忠美不算什么,他的言论只是遭到广大有高尚道德觉悟的人们唾弃的个别思想。只有王兆山主席这样的伟大作品才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思想水平。
一个时代的代表作,绝对不是可以孤立产生的,它需要时间的酝酿,需要时代的滋养。几十年的假大空教育和培养,时代的思想水平和艺术风格终于在王主席身上凝聚成空前绝后的顶峰。
“反右”只是清除杂草,“文革”只是遍撒种子,十三还是多少年的“盛世”才真正成就了这伟大思想茁壮成长的温床。人脸上最后一丝羞耻的红晕终于如晚霞被黑暗吞噬。无论多少死亡,无论多少眼泪,无论多少伤痛,都可以作为我们拍这个社会马屁的材料。一个彻底的唯物论者,一个无所畏惧的人,有什么无耻的文章不能写呢?所以,天才的文章诞生了。
这篇文章刷新了所有以往的纪录,即使不是绝后,但空前是肯定的。对比能说明这一点。伟大的文学家郭沫若同志的《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比起王主席的词来,只是几句直白的仅仅对个人的奉承,无论从思想代表性还是艺术形式的代表性上都太小儿科了。
首先,它歌颂的范围广,从主席到总理,从党到国,从军到警;其次是对比强烈,从地震灾难到奥运欢歌;第三是揭示真理,地震是不可避免的;第四是思想奇特,成千上万孩子死了,有什么好悲伤的呢,那是幸福的!最后是想象奇特,在坟墓里还可以看奥运嘛,如果有电视的话!
这伟大的作品难道还不足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绝作?还不代表我们几十年文化教育的最好结果?
这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
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土地才能孕育出这样伟大无耻的作品?什么样的人民什么样的民族才能出现这样伟大的人物?
让我们捂着痉挛的胃欢呼!
附:郭沫若同志诗歌《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
亲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
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2、余秋雨:含泪劝告请愿灾民 (思宁点评)
昨天从海外一些媒体看到,灾区一些家长捧着遇难子女的照片请愿,要求通过法律诉讼来惩处一些造成房屋倒塌的学校领导和承包商。从画面上看得出,警察们正用温和的方式劝解,但家长们情绪激烈。由此,那些已经很长时间找不到反华借口的媒体又开始进行反华宣传了,诬陷性的说法有四点:
1、是天灾,更是人祸;
2、官方宣布,这事法院不受理;
3、五个境外记者拍摄这种场面时被公安“短时间拘留”,询问他们的身份;
4、难道地震真使中国民主了吗?
思宁点评:按照余秋雨的说法,“那些已经很长时间找不到反华借口的媒体”就是“反华”媒体,刊发“灾区一些家长捧着遇难子女的照片请愿”画面,就是那些媒体“反华”的证明。但据思宁所知,“海外媒体”并非一党喉舌,不同媒体对中国大陆的政治立场并不相同,刊发有关画面的分别属于不同政治立场的媒体,有些媒体同时刊发对中国大陆抗灾持赞扬态度的新闻和评论,比如台湾有些媒体。把刊发有关画面的都说成“反华”媒体,显然是“文革”时代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遗风,是误导中国大陆人仇视“海外媒体”的手法。在现今的政治语用环境下,“反华”本身就是一个忽悠人的愚民概念。事实上,海外几乎没有一家媒体宣称自己是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反对中国人的“反华”媒体。“反共”不等于“反华”,反政府也不等于“反华”,国民党控制的媒体就有“反共”不“反华”的;批评中国官方的媒体,有不少是承认中国政府的合法性,甚至是从爱之深责之切的立场来批评的,更不是什么“反华”;那些为中国大陆民众呼吁自由民主人权的,恰恰是“爱华”媒体。
余秋雨列出所谓“诬陷性的说法有四点”,却没有证明诬陷了什么。
“是天灾,更是人祸”说法已经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