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dongying2011-04-18 23:10:38

 

(ZT) 古代干部食堂七大趣闻

 送交者: 剃刀绕指柔    来源:历史揭秘

干部食堂,顾名思义,就是官员吃饭的地方,又称机关食堂,现在那一级政府都有。干部们吃完饭,嘴巴一擦,走人,能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有的,古代干部食堂就有,而且发生的事情,简直妙趣横生。

李世民的独家发明

虽然早在秦汉时期,特别是西汉,朝廷出于对亲近大臣“有烹饪之养”,也搞过“廪食太官”之类的恩惠(《汉书•贡禹传》),毕竟没有在大范围普及。根据唐人崔元翰的《判曹食堂壁记》记载,唐太宗“克定天下,方勤于治”,决定延长每天朝会的时间,为了不让参与的官员饿肚子,又以“聊备薄菲”为配套措施,由朝廷提供一顿免费的“工作早餐”,食堂就设在金銮殿的廊庑下。因行之有效,备受欢迎。

不久,唐太宗又把自己的独家发明推广到京师其他官署和各级地方政府,成为定制。晚唐蔡词立在《虔州孔目院食堂记》里称:“京百司至于天下郡府,有曹署者,则有公厨。”可见,唐朝三百年间,干部食堂办得还是有声有色的。以后的各个朝代也均沿袭了这一制度。

名称多,各衙门均有自己的叫法 

古代的干部食堂,标准的名称叫“公厨”,但也有其他不同的称呼。

天子请客,俗称“天厨”。王梵志诗云:“仕人作官职,人中第一好。行即食天厨,坐时请月料。”说明凡一定品级以上的地方官员进京汇报工作,都可去“天厨”用餐。不在出席朝会范围内的其他在京官吏,都在本部门公厨享用工作餐,称“百司官厨”。

其中档次最高的是宰相办公的政事堂厨,简称“堂厨”。《唐会要》里说,高宗时,宰相们曾以“政事堂供馔珍羹”为题开会讨论削减伙食标准,有人反对说:“这顿丰盛的公餐,是皇上对中枢机务特别重视的表示。如果我们不称职,就该自请辞职以让贤能,不必以减削标准邀求虚名。”于是罢议。

各级地方政府及中央各有关部门的派驻机构,亦各有本署公厨,如“县食堂”、“判曹食堂”、“孔目院食堂”、“节度使院食堂”等名目。另外,所有上述公厨在为官员们提供工作餐的同时,还要另办专供吏员即一般科员或办事员吃饭的食堂,称“吏厨”或“佐史厨”、“府史厨”等。

功能多,有联谊会的特点

有唐一代的典章制度,几经更易,何以食堂制度能坚持始终?根据柳宗元的说法,主要是它的功能比较特殊。综其要点有三。

一是让平时各坐各的厅廨、各办各的公事之大大小小的官员,借助会餐食堂,获得一个和睦融洽的氛围,“礼仪笑语,讲义往复”,谁在吃饭时还能保证正儿八经的模样?人际关系的改善,自然有利于共同治事职能的发挥,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

二是在此基础上,增进各相关部门科室的联络,促进信息互通。坐机关者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件公事的办理妥善与否,往往涉及同其他部门的配合(唐代官场术语叫“联事者”),倘若全靠具文行移交换意见,势必因公文旅行而降低行政效率。有了食堂,“凡联事者,因于会食,遂以议政,比其同异,齐其疾徐”(《崔记》),协调认识提高功效的好处毋须赘言。

三是创造了一个集思广益的群言堂形式,如《蔡记》所言,“事有疑,狱有冤,化未洽,弊未去,有善未彰,有恶未除,皆得以议之”,实际上就是将“联事者”的效应扩大到对本单位所有工作的关心,提高整体意识。

总之,“(食)堂之作,不专在饮食,亦有政教之大端焉”。(《判曹食堂壁记》)

成语“哄堂大笑”的由来

在《因话录》卷五中,有一长篇专述御史台食堂会餐的情景,略谓每次吃完饭后,都要由一个知杂事的御史(简称“杂端”)站起来,点名列举某同事有何过错,某同事有何失误,违犯了机关内部纪律的哪一条。其时气氛严肃,“皆绝言笑”,但有时批评者即“杂端”说着说着,自己忍不住笑了起来,结果满座皆笑,“谓之烘堂”——哄堂大笑这句成语,就是出此典故。 

看来,这些官员把干部食堂当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场所了,彼此间的芥蒂或意见,多半能在这种公众性见证的氛围中化解,这就是刘宽夫在《邠州节度使院新建食堂记》里所云“无面从退言之诮,无躬厚薄责之嫌”的效果。 

每人分餐而食,吃不完可以“兜着走” 

据《唐六典》卷四所载,凡常参官员的“朝食”,都依品级高低订有标准,如四至五品的标准是菜肴七盘,细米二升,面二升三合,酒一升半,羊肉三分,其他若干;六至九品的标准是菜肴五盘,白米二升,面一升一合,油三勺等等。大家根据自己的品级各据一几、席地而坐,由侍役举案(托盘)分配菜肴。在赵炎看来,有些像成语“举案齐眉”里的意思。

由于实行分餐制,个人吃不完或者不想吃完的食品,可以自行带走。《因话录》卷三记,贞元初年,洛阳物价翔贵,一般人家舍不得吃好东西。河南府兵曹庚倬因有一顿午餐可享,每次都省下一份打包带回去,给守寡在家的姐姐品尝。起初,同事们多笑他寒酸,“后知之,咸嘉叹”。 

管理中的弯弯绕,简直五花八门 

由于干部食堂的资金,除了皇帝搞的“天厨”之外,“百司官厨”和地方各干部食堂都有自己的“小金库”来负担,所以,其中的油水是可想而知的。也就是说,谁能掌握和管理干部食堂,谁就拥有了一条发财的门路。

首先是拿“小金库”里的钱去放贷生利息。所谓“月权其赢,羞膳以充”,实际上,一顿午餐根本吃不了这笔钱,剩下的钱,就由大家分,俗称“伙食尾子”。柳宗元《唐故秘书少监陈公(京)行状》中,有一段关于分配伙食尾子的故事,发生在陈京兼管集贤院食堂工作时,“始,御府有食本钱,月权其赢以为膳;有余,则学士与校理官颁分之。学士常受三倍,由公而杀其二”。可知,依品级高低决定数额,应是分配伙食尾子的惯例。那么,谁负责分配,谁就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存在不均匀的做法。 

其次,管理者多吃多占现象严重。《旧唐书•窦轨传》里说,管理者“尝遣奴就官厨取浆(饮料),既而悔之”,此为有权势者把食堂当做自家食品柜的实例。李翱撰卢士琼墓志铭中记载:旧例,河南府掾曹一级的官员(相当于科长)都可支取一份伙食补贴打到本司吏员食堂的账上,让跟随上班听候使唤的家僮一人在吏员食堂的厨房里搭伙吃饭,而分管食堂的司录参军则享有特权,让自己的三四个家僮在官员食堂的厨房里搭伙吃饭,不只损害了大家的利益,而且仗着主人是厨房的顶头上司,“侵扰厨吏,弊日益长”。 

出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考虑,一般机关首长均把干部食堂承包权交给自己亲近的人,这种人在历史上叫“长随”。清人所著《长随论》中,设有一节《司管厨事论》,专门传授管理干部食堂的诀窍,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来看看。 

为了一顿饭,就餐者往往风雨无阻 

或许是家里穷,或许是干部食堂伙食确实好,古代不少官员很在乎这顿饭的。

清朝崇彝在《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有一段回忆,颇为有趣。光绪时,作者在京师都察院供职。照惯例,“每夏季改早衙”,食堂里的午餐供应也改成早餐。院中有位吏科给事中陈应禧,“每日必到署,虽阴雨,持伞涉水,无不到者,其实为早餐也”。七月初的一天,作者值夜班,早晨起来,“大雨如绳,司中无人”,暗忖这位陈御史大约也不会来了,岂知茶役走来说:“开饭否?后堂陈老爷待之已久,专候老爷同餐!” 

干部食堂制度在明朝走过一段弯路,曾经被最“抠门”的朱元璋取消过。明人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五中,有一段“洪武间,朝参官皆赐食”的记载,又称“至(洪武)二十八年十月,以供给为难,始罢之”。国家财政紧张到了这种地步,连官员的一顿工作餐也管不起了,朱元璋实在不容易啊。好在朱棣上台后,又恢复了干部食堂制度。 

清朝的干部食堂最豪华,特别是在嘴巴馋、求口福之乾隆皇帝当道的年代,上行下效,那些生财有道、“效益”极高的单位,干部食堂可与五星级餐厅相媲美。据《水窗春呓》介绍,当时各地河务机构的食堂,“其肴馔则客至自辰至夜半不罢不止,小碗可至百数十者。厨中煤炉数十具,一人专司一肴,目不旁及”。小碗就有一百多,那么,大碗则更多,满汉全席恐怕就是这个时候形成的。

 

judongying过去发过的帖:

 •  连续地震中,日本百姓的淡定生活

•  高速公路拾零

•  周末前笑一笑: 整不整 

•  国际足联13日公布新排行榜,天朝国足荣降1级仍在世界百强之内,名列第77位

•  中国政府已改变在现代战争中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

•  大陆未公开的《宋美龄致廖承志公开信》

   雪碧的广告?

 •  一句玩笑话亡了两个国家

•  庚子赔款被部分退还的内幕以及对中国影响

 •  向阳花开会记

 •  震中杂记

•  中国历史上首次抢盐风潮出现于哪一年?

 

蓝岩2011-04-19 00:42:58
古代干部食堂的确满有趣的...
把酒话桑麻2011-04-19 01:56:38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