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di882022-08-30 15:49:11

第十章  大洋彼岸

第三节  大罢工

这天,距离林雪松第二次给父母和杏雨寄信已过去两周,保守估计,信也该到了。雪松相信杏雨收到信后一定会尽快回信的,就一天两次地查看信箱;他知道杏雨上网的可能性不大,还是随时关注着电子信箱。

一个多月过去了,仍无杏雨的音讯。雪松便觉得事情有些蹊跷,难道给杏雨的信寄丢了不成?一天晚上,他忍不住挂了昂贵的国际长途,问父母收到信了没有。父母的回答令他吃惊,他们没有收到信。

“一定是那个信箱有问题!”雪松放下电话,急匆匆地朝他投信的信箱跑去,可信箱并无异样,上面也没有停用通知。雪松满是疑惑地回到宿舍,跟室友讲起此事,室友吃惊地看着他,说邮局早就罢工了,难道你还没有听说?

“邮局罢工了?邮局还能罢工?”雪松有些不敢相信,“可从来没有人通知我们呀?”

“邮局罢工是没有通知我们,可报纸上、电台上,天天都有新闻和讨论呀?”室友反觉得林雪松有点怪,这么大的事居然不知情!

“哦,我来后还从未看过本地新闻呢,罢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雪松急问。

室友说了一个日子,雪松算了一下,正好是他发信之前两天。

“我投进邮筒里的信呢?会不会被丢掉?”

“丢是不会丢掉的,但卡在那里,一时半会也发不走。等罢工结束以后,邮局会慢慢处理积压邮件的。”

邮局罢工,给初到北美的林雪松上了深刻的第一课。在以后几年里,他陆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罢工:公交司机选在严寒的冬季罢工,环卫工人选在炎热的夏天罢工,航空公司员工选在旅行旺季罢工···

时间在等待中一天天过去。细雨绵绵的四月过去,迎来了百花争艳的五月。花开最多的是郁金香,公园里,树林边,家家户户门前,到处都是盛开的郁金香花。每年五月初,市里的有关部门会根据郁金香花的生长情况做出预测,确定当年郁金香节的具体时间。郁金香节一般持续两周时间,届时,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游客,都会陶醉在这浓浓的郁金香花海里。

郁金香花本来是荷兰的国花,它成为本市的市花,源于一段历史。据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占领了荷兰,荷兰王室便来到加拿大拜城避难。后来,因一位荷兰公主怀孕临产,给两个国家出了一道难题。原来,荷兰法律规定,王室成员必须出生在自己的国土上,否则就会失去王室资格。由于当时的荷兰仍然被法西斯占领,回去分娩是不可能的事。在这紧要关头,加拿大政府紧急通过一项法案,把医院的一间产房临时赠与荷兰,这样,小公主得以在自己的领土上降生,保住了王室资格。二战结束后,荷兰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把那间产房回赠给加拿大;同时决定,每年赠送给加拿大一万多株郁金香花,作为对加拿大人民的感谢,这个传统一直持续到今天。从此,郁金香开始在这个国家,尤其是在拜城流行起来。

又等了近两个月,邮政工人罢工结束,邮局终于恢复正常运行。林雪松算着日子,算上邮政工人清理积压邮件的时间,最多再过三周时间,杏雨定能收到邮件。

到了预计的日期,雪松先跟父母通话,问他们信收到了没有,父母仍说没有。雪松虽有些急不可待,但别无他法,只有继续耐心等待。几天过去,雪松又把电话打回家,这次父母说信已收到了,雪松终于松了口气。母亲好奇地问他,看了信的内容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就是寄丢了也没关系,为什么三番五次地打电话问这封信?国际长途可是很贵的!雪松想这件事三言两语难以解释清楚,就搪塞了过去。

既然父母都收到信了,杏雨亦应不例外。依自己对杏雨的了解,她收到信后会马上回复的。因此,雪松开始更加频繁查看信箱和电子邮箱,又是将近十天过去了,仍毫无杏雨的音讯。

至此,林雪松有了一种预感,也许杏雨已经离开了旭日厂。他抱着一线希望,再次去邮局挂国际长途,拨了旭日厂技术部的电话,拨了好几次才有人接听。这个电话证实了他的猜测,他离开不久,旭日厂形势便急转直下,集体诉讼的案子没有解决,公司又遭遇大骗局···至于周杏雨,技术部不清楚她的具体情况,但语气肯定地告诉林雪松,旭日厂的一线员工都已离开了!

的确,周杏雨已经离开了旭日厂。杏雨离开之后,曾多次回厂查看邮件,可那封好不容易才抵达的信,却被她的室友江新萍取走了!员工遣散之后,厂里还有少部分留守人员。一天江新萍凑巧路过,到传达室打听旭日厂的消息,发现有一封给杏雨的信。她曾跟杏雨住同一个宿舍,知道杏雨已搬离了旭日厂,就代杏雨把信取走了,想等以后碰到杏雨时再转交给她。江新萍再也不会想到,杏雨每隔几天会辗转大半个城市,来这里查看邮件。

林雪松跟周杏雨的联系,就这么阴差阳错地中断了!

这次疏忽,让林雪松背负起一生无法放下的十字架。多少年之后,这件事还在啮咬着林雪松,让他无法释怀。他曾千白遍地假设,假如邮局不罢工,假如旭日厂不倒闭,假如那封信不被别人取走,假如···只有一件事不发生,他们也就不会失去联系,杏雨也不至于遭遇那样的经历!

可世间没有“假设”二字!一连串不大可能的事件,居然都次第发生了!虽然概率都是那么小!难道世间的事,果真如佛家所言:“一饮一琢,皆有定数”?

第四节  传家宝

 国庆节长周末,导师亚当斯教授跟实验室的几位同学约定聚餐一次,地点就在导师家里。亚当斯教授住在市郊的河畔,从学校出发,开车一刻钟驶出市区,再转入一条乡间公路,在树林里穿行半个小时就到了。

这是个风清日和的上午,林雪松搭乘李维华的车,一路上碧草如茵、野花烂漫,半小时后到达亚当斯教授家。教授家是一栋小楼,南面临河,其余三面都是树林。仅有一条几百米长的砂石路,通往树林外的乡间公路。小楼的屋檐下面还住着一窝野蜜蜂,正值采蜜的旺季,蜜蜂们进进出出,盈盈嗡嗡。

听到汽车响动,导师亚当斯教授和夫人琼女士一起热情地迎出门来。雪松带来的菜是麻辣豆腐。李维华带的是台湾特产凤梨酥。另外两名同学分别带了水果沙拉和炸鸡翅。导师跟夫人准备了三个热菜:蒸土豆、烤牛排和炸洋葱卷。菜品虽然不算丰盛,但酒水非常充足,有威士忌、啤酒、红酒和冰酒,摆了满满一桌。导师开玩笑说,这看起来更像是一次酒鬼的聚会。

林雪松不善饮酒,对白酒基本不沾,只稍喝一点葡萄酒。亚当斯教向他推荐了冰酒,他尝了,味道果然不错。这是雪松平生第一次喝到冰酒,那种特别的味道,浓郁、醇厚、香甜,还稍稍带点酒的辣味,正合他的口味。细细地品,回味悠长,从此他喜欢上了冰酒。他好奇地问这种酒是如何酿制的。导师说,冰酒是葡萄酒的一种,只不过是以冰冻的葡萄为原料,这源于一次偶然的发现。两百年前的一个深秋,德国弗兰克尼亚小镇上成熟的葡萄未来得及收获,寒流突然来袭,大面积的葡萄一夜之间全部冰冻了。葡萄农没有办法,只好拿冰冻的葡萄去酿酒,结果出乎所料地酿出了如此美味的葡萄酒——冰酒。

饭后,琼女士准备了咖啡,还有热茶。喝着咖啡品着茶,导师给客人讲起了他祖父到中国贩买茶叶的故事,并上楼拿下来一个雪白的陶瓷铃铛大家看,是他祖父在中国广东买的。祖父把铃铛传给他父亲,父亲又传给了他。大家惊奇地相互传看着这个历史悠久的中国陶瓷铃铛。雪松对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东西无不感兴趣,把铃铛拿在手里左看右看,仔细研究;又轻轻摇了摇,陶瓷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比金属铃铛还要悦耳。雪松想起书上对中国古瓷的描述:“其白如雪、其质如玉、其声如磬”。等别的同学都转了话题,他仍拿着铃铛把玩不已,还向导师问了不少相关的问题。

见林雪松对这件小古董如此感兴趣,导师说他家还有更多的瓷器古董,便领他来到楼下的储藏间。那里有一个古色古香的橱柜,里面摆放着很多瓷盘,导师说这都是他爷爷的藏品。他小心地拉开橱门,拿出一个彩盘,说这是他家的传家宝,是当年爷爷从故乡苏格兰带到这里的!

雪松十分小心地拿着盘子,跟导师一起回到楼上,和大家一起仔细观看。这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斗彩瓷盘,釉下青花、釉上五彩,还镶嵌了金边。画面主题源于《圣经》,是先知摩西带领族人出埃及后,在西奈山上接受上帝十诫的故事。盘外侧是花草动物,画得满满当当密不透风,几无留白。这个彩盘的画面虽然不是中国内容,也不是典型的中国审美情趣,却隐约可见中国的传统画风。

几位同学传看着这个色彩绚烂、富丽堂皇的彩盘,无不啧啧称奇。雪松很激动,心里感叹着在国内都未曾有机缘见到这么珍贵的瓷器。

林雪松对中国古瓷器略有一些常识。他猜不出这个盘子的制造时间,因为盘底既无铭文,又无款识,断代要全凭器形、胎质、彩釉、纹饰及工艺等特征,他并无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他问导师这个瓷盘的历史,导师也自己说不清,但确定是中国制造。

自唐宋以降,中国瓷器逐渐风靡欧陆,经元代至明清达到高峰。在欧洲,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为之而倾倒,视之比黄金更为贵重的珍品。家家皆以拥有一两件中国瓷器为荣,并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瓷器最初是跟丝绸、茶叶一起,经陆上丝绸之路传入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中国出口大增,满装瓷器、茶叶、丝绸等中国特产的商船,从宁波、泉州、广州等东南沿海的巨埠大港出发,经南海、马六甲、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源源不断地驶往欧洲。中国瓷器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堪媲美于四大发明。中国瓷器虽然最早是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的,但大规模出口还是在海路开通之后。因而,那条有着海上丝绸之路美誉的国际航道,其实还可以称之为“陶瓷之路”······

直到导师夫人琼女士端来甜点——家里制作的苹果馅饼,林雪松才不舍地把这件彩盘交还给导师。吃过甜点后,大家移到露台上聊天。

雪松注意到阳台下面的河边有个小小的码头,系着两只划艇,就问是做什么用的。导师说就是用于运动。夏季在河里划船,在加拿大是一种很流行的运动。每年夏天放暑假的时候,导师都会邀几位朋友,划着小艇一路向北,一直划到拜城。这个行程需要两天的时间,沿途还可以野炊、露营,流览两岸风景。导师问雪松愿不愿意试试划船,雪松有些手痒,便跟着导师下楼到了河边。导师拿了两副救生坎肩,自己穿一副,另一副给雪松穿上。手上还带了一个铜铃,万一遇到紧急情况下,可以摇响铃铛,通知楼上的人来救急。

坐到二人划艇上,导师先讲解了技巧,又示范了动作,便让雪松来划。划船看似容易做起来难,雪松开始时不得法,划了好一会儿,小艇只是在原地打转。后来终于掌握了要领,把小艇慢慢划到了河中央,又划回岸边。上到岸来,导师指着岸边一头说,去年那里曾经住了两只河狸,不断地做窝筑坝。他本来不想惊扰它们,但害怕河狸会把房子的地基给弄坏了,才不得已给动物防护组织打电话,让他们把河狸给弄走了。

听了河狸的故事,雪松颇感兴趣地问导师这里是否还有其它动物。导师说除了常见的松鼠、野鸭等,还有鹿、狐狸、浣熊、土拨鼠、郊狼等。有时还能见到体形庞大的驼鹿,那可是个大家伙,成年驼鹿至少有半吨重。这个季节,各种动物都有充足的食物,到了冬季,地鼠、松鼠会冬眠,其它动物会跑到院子里来找吃的,尤其是雪天。每年入冬,家里会提前储藏好各类饲料,给这些找上门来的动物吃。

回到室内,雪松忍不住又跟导师聊起那只斗彩瓷盘。导师见他感兴趣,就给他介绍了几个搜集古瓷器的去处。一是跳蚤市场(flea market),拜城有几处以卖旧物为主的跳蚤市场,有时可以见到一些很古旧的瓷器;二是旧货商店(Thrift Store),人们用不到的物品或老人离世后的遗物,捐赠到店里,店里清洗以后再发卖,里面有专门卖旧瓷器的货架;三是车库销售(Garage Sale),在春夏季天气晴好的周末,常有人家把不用的旧物清理出来,摆在车库门前的车道上甩卖,运气好的话也能发现古旧瓷器;最后就是古董店(Antique store),在拜城老城区及周边小镇,有多家古董店,旧瓷器不少,而且大都经过专家的鉴定评估,价格也较昂贵。

 

可能成功的P2022-08-30 16:00:12
沙发
悉采心2022-08-30 16:20:00
爱发!
可能成功的P2022-08-30 16:54:44
这一集怎么让我看出来自传的感觉了呢?
weidi882022-08-30 16:57:55
谢可可!
weidi882022-08-30 16:58:20
谢采心!
weidi882022-08-30 16:58:49
哈哈,参照了一些个人的经历。
可能成功的P2022-08-30 17:10:01
为杏雨捏一把汗。
悉采心2022-08-30 17:16:13
如果雪松因为这封情书石沉大海,就中断同雨杏的联系, 那还是爱得不深啊
悉采心2022-08-30 17:16:36
哈哈,我也有同感:)
weidi882022-08-30 17:45:18
是,杏雨马上有新的挑战。
weidi882022-08-30 17:47:15
谢采心点评! 雪松会努力寻找杏雨的。 斗彩瓷盘确实是中西文化的结合。
FionaRawson2022-08-30 17:49:25
下手够狠,算你狠!不过也好,杏雨至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保持了尊严(不是被甩)
dontworry2022-08-30 17:49:42
就这样断了联系,好可惜啊。为什么不再继续写呢?如果想保证对方收到信,多发几封,收到概率就增大了
FionaRawson2022-08-30 17:50:27
然而根据你上集的剧透:也只是好了一段日子而已。。。披着小白文的大虐狼!
weidi882022-08-30 18:08:37
哈哈, 我猜测高妹的审美 taste: happy ending, 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weidi882022-08-30 18:10:21
高妹夸张了哈, 这个长篇是批判现实主义,下笔不狠点不行啊.
weidi882022-08-30 18:12:33
谢不愁点评!雪松寄的航空信,很可靠的。主要是遇到邮政大罢工,耽误太多时间,多写也没用。
FionaRawson2022-08-30 18:17:10
不要看我平时
weidi882022-08-30 19:56:01
善心之人呀!
Anthropologi2022-08-31 04:04:31
呀,原来主角是林工!现在写到几几年了?
浮云驰2022-08-31 11:06:48
感觉杏雨之后的遭遇不妙啊!林的交际圈打开了,新女伴快来了吧
舒菲儿2022-08-31 14:06:33
都是写实的,罢工,跳蚤市场..... 都很有代入感
weidi882022-08-31 17:23:56
是的, 雪松是男主角,现在是1997年。
weidi882022-08-31 17:26:04
谢浮云点评! 是的,雪松有朋友了,但女伴还要等两年,是一场偶遇。
weidi882022-08-31 17:27:35
哈哈,跟你的主角一样,来加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