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green2019-09-25 07:53:02

36. 哥出走了

已是深夜十二点,依然闷热的难以入睡。我和薇站在六楼自家的阳台上看着夜色。空气中弥漫着一层薄雾,黄粉黄粉的,让四周并不显得太黑暗。

薇靠着阳台的扶栏说:“别担心,你爸妈应该已经找到你哥了。”

 “也许吧。”我依旧不放心的答,始终不敢靠阳台的围栏太近。

“不过你哥胆子也太大了!真敢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 薇依旧不可置信。

“是啊,我也无法想象。”我叹口气。

但回想起一个多月前刚高考结束就被逼着准备托福英语考试的哥因不愿接受父母的安排而被罚跪挨打,面对父亲的怒吼,哥硬是没啃一声,我又觉得哥的出走是必然的结果。

哥是多想去航校啊!偷偷的背着父母去作飞行员的身体检查,照着航空杂志画了多少飞机图形,兴奋的给我讲解自学来的航空航天知识...... 仅管我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但他的专注与热情却感染了我。

哥最终没能考上他理想中的航大,心里该有多失落。可不管怎样,好不容易熬完了高考,大家都放松下来休息了,爸妈却又逼着哥考托福。第一次听说托福这个词语,不明白是什么。只知道是英文考试,用来报考外国的大学。父母认为哥的英文成绩本来就好,又有足够的阅读量,只要集中精力复习一段时间后,一定没问题。但他们从没想过哥愿不愿意。

哥离开前一点儿征兆都没有。甚至他离开后的一两天,母亲哭着收拾他的衣柜时也没发现他带出任何换洗的衣物。

那三天,父母亲几乎都没着家,不分昼夜的寻遍了武汉三镇的大大小小的医院,书店,荒滩…… 父亲让母亲在家等,母亲怕哥看见父亲会躲着不肯出来,执意一起寻找。而父母在公安局的朋友也都协助调查,只有我留守家中,由母亲的朋友李阿姨照看着。

爸妈出去前一再叮嘱我不要出门,在家等消息。我听话的就在家里呆着,在哥的房间里东摸摸西看看。那些成箱成柜的书籍杂志平日里都是哥的专属,我要看不仅要先经过哥的同意,还必须先把手洗干净,看时还有时限。从小人书到漫画,从《读者》杂志到《福尔摩斯探案集》……

每当母亲喊:“看书去!”哥的书橱便是我的最好去处。现在这些我都可以随便看了,没人再和我争抢,设定一堆的规矩了。可我的心却堵在嗓子眼,泪水止不住的流。

小时候父母出差,虽然有外公在家,但夜里睡觉时我一个人在床上依旧害怕的睡不着。于是哥用绳子一头拴住我的手腕,另一头拴在自己手上,睡在客厅的竹床上。“害怕时就拉绳。”哥说。那晚,睡着前我一次都没拉绳子,但却一点儿也不害怕了。可现在这屋子空了,没有哥的哥哥的房间,那些书也都失去了吸引力。

我无声的哭着,看着哥用的大书桌。我羡慕过哥成绩优秀是因为有大书桌,可我始终没想过去坐那个位子。我喜欢看着哥坐在那儿要么对他的书品头论足,要么专注的画那些飞机图形,要么读书前一遍又一遍检查我的手是否洗干净......

我又看向了哥的书橱,那是白色的墙壁凿出的三层书架,总是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哥分好类的书籍杂志,密密实实的。但今日看却有不同,三排的书籍都有松散的空间,我凑近细瞧,一层总放着《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位置空着,还有二层,三层的《战争与回忆》《暗黑精灵》《曾国藩》《李自成》一些哥最爱的书也都不在固定的位置上。我下意识的在屋里翻找着,没能发现,其他房间就更不可能。

哥不见了,那些他最喜欢的书也不见了。哥是带着他的书离开的?我疑惑不解。

第三日父母亲回来查看我的安好。父亲开始固执的认定哥的失踪是有熟人加害。我忙将我的发现讲出来,父亲依旧不肯相信,母亲则肯定的认为哥是离家出走了,并痛苦自责是他们逼得太狠。

终于这天旁晚哥有消息了。是电报!来自北京!哥发来的!

父母亲赶第二日最早的一班列车去了北京,临行前父亲依旧认为可能是有人蓄意谋害,对我的安全一遍又一遍的强调,让李阿姨和薇陪伴我在家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