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剑2020-08-26 15:25:22

    唐大曲是一种曲调,运用二十八调的基本音律而来,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第一部分散序由乐器伴奏;第二部分中序插以歌唱,第三部分入破是舞蹈的配曲。唐大曲有《霓裳羽衣》、《绿腰》(也有写作《六幺》)、《拓枝》等。大曲一般有十几遍,反复一个曲子,每遍稍有变化。后来就有人运用大曲来演唱故事,由于情节必须交待清楚,故舞蹈部份就逐渐少了,歌唱部分成了主要内容。宋大曲一般只取唐大曲的一部分,称为“摘遍”;宋大曲的结构也已远较唐大曲简单。唐宋词调已在前面做过介绍,它确实是曲调的主要来源,所以前人才会说曲来自词。由于现在已经见不到乐谱,只能从现存的格律谱推测曲调和与之有关的词调的关系。词牌和曲牌格律和名字完全相同的,它们的调也应该相同;词牌和曲牌格律相同,但名字不同的,它们的调应该是相同的,只不过曲作者用了另一个名字,同调异名这种情况在词中就不罕见;词牌和曲牌名字相同,但格律不同的,则应该是原词调在流行过程中被修改过以适合当时听众欣赏口味和演员演唱风格。

    鼓子词是宋代的说唱艺术,歌唱时有鼓伴奏而得名,和现代北方的大鼓类似。早期的鼓子词是一种用同一词调反复歌唱的艺术歌曲形式。今存北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五收录他所著的《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就是一篇说唱张生和崔莺莺故事的鼓子词。全篇体制由一段散文的讲说和一段词调的歌唱轮流相间而成,歌唱部分用“蝶恋花”词调,共12段。在全篇开始部分说:“……调曰商调,曲名蝶恋花。句句言情,篇篇见意。奉劳歌伴,先定格调,后听芜词。”以后在每一段起唱前都照例说:“奉劳歌伴,再和前声”。可见这种叙事鼓子词的表演,除有1人说唱外,另有人组成歌伴, 同时兼管和唱及乐器伴奏。

    唱赚和转踏是说唱和歌舞表演。唱赚是一种与说唱艺术有关的大型歌曲,开始是北宋时产生的“缠令”,这是一种前有引子、后有尾声、中间插以若干曲牌联结成的套曲。据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记胜》记载,到了南宋绍兴年间,杭州勾栏里有个艺人叫张五牛,他创造出一种新曲“赚”,其特点是散板与定板的混合应用。由于这一新曲牌的应用,使音乐的表现能力更加丰富,是一-种兼有两种节奏特点的特殊曲式,“缠令”从此改叫“唱赚”。唱赚的伴奏乐器以鼓、板、笛为主。它演唱的音乐曲牌范围很广,不但包括传统的艺术歌曲,也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事林广记》中曾收录一套以踢球为题材的唱赚歌词,名为《圆里圆》,它所使用的曲牌为《紫苏丸》、《缕缕金》、《好女儿》、 《大夫娘》、《好孩儿》、《赚》、《越恁好》、《鹊打兔》、《尾声》等。转踏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舞蹈表演,插入诗词作为舞蹈的伴唱,其结构是引子,中间有诗,然后由词如《调笑令》,《渔家傲引》等来结尾。每一首诗词咏一事,有几首就咏几件事。也有用几首诗词合起来咏一件事的。这种转踏成为后来南北合套与组织曲牌联套等方法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