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yrus2021-11-12 18:56:31

【孟子曰:食色性也。昨天丸子已经冲了前者。乘后者尚为空白之际,也凑上一段旧文,就算正式祝贺三位版主就职 :-) 】

* * *  * * *  * * *

离开德累斯顿,驶上一百七十号公路,沿布拉格方向而下,过边境不久往右拐,十来公里之后,就是捷克小城 Duchcov。靠几句似是而非的德语,停车打听几次之后,很快在城边找到了桑塔·巴巴拉教堂。

就是这里了。一块石板嵌在教堂的墙壁上,斑驳的板面上刻着这么几行字:

Jacob
Casanova

Venedig 1725
Dux  1798

                                     

Dux 就是当时波西米亚治下的 Duchcov;Venedig 是威尼斯的德文名字;而 Jacob Casanova 翻回意大利语,则是 Giacomo Casanova --- 雅可莫·卡扎诺瓦。

孟夫子“食色性也”的论断放之四海而皆准。中西文化以各自历史之悠久,最终都创造了自己的“登徒子”形象。中国最著名的“淫棍”,恐怕要数《金瓶梅》里的西门庆和《肉蒲团》里的未央生(登徒子本人是不够格的);欧洲最典型的“恶魔”,恰恰也有两个:一个,是幽灵一直在欧洲晃动的唐璜,另一个,是“唐璜式的英雄”卡扎诺瓦 --- 也就是这个生在金迷纸醉的威尼斯,埋在雾冷风寒的波西米亚的雅可莫。这位当年风流一世、博览群芳的“活唐璜”,这位周游欧洲列国、闯荡四面八方的冒险家,终于葬身异国,连墓碑上的铭文,也是德语。

要以登徒子的形象扬名四海、流芳百世,只靠自己身体力行是断断不够的。最要紧的,还得有人记载。如果记载的执笔者是小说家,那么身体力行者的有无也就变得毫无意义 --- 小说家的“工作”不正是无中生有么?四位登徒子中的前三位,就都是子虚乌有的产物,即使有原形,也跟作品人物风马牛不再相及。这也正是卡扎诺瓦不同凡响之处: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他不但身体力行,天天饮爱河不止,还在老骥伏枥之时,用最后九年时间写出了一部数千页的自传 ---《我一生的故事》。而且,为了能使此书广为流传,他用的语言不是自己的母语 --- 意大利语,而是当时通行欧洲的“新拉丁语”--- 法语:《我一生的故事》---《Histoire de ma vie 》。

不管是在礼法森严的中国,还是在宗教至上的古欧洲,“淫”都是被划入“恶”的范畴的。淫乐者,享乐于淫荡之中也,这岂不更是罪上加罪?有罪不悔必有罚,否则天理不容。于是,三个虚构的登徒子中,西门庆淫死,未央生自阉改悔。而唐璜呢?自他从西班牙修道士墨利那笔下问世以来,大部份时间象西门庆,被地狱里的火烧死 --- 比如莫里埃的话剧、莫扎特 --- 达·朋戴的歌剧……;小部份时间则如未央生,痛改前非 --- 象大仲马的长诗、梅里美的小说……。在这一点上,卡扎诺瓦又是鹤立鸡群 --- 他既不改悔,更未受罚,晚年用欢快的笔调写下充满喜剧色彩的“行淫录”之后,以七十三岁高龄安然逝去 --- 这俨然是对世间道德观念的绝大嘲讽。难怪《我一生的故事》出版史上颇多周折:它第一次问世时是一个德译的“洁本”,后来这个“洁本”竟又被倒译成法文,然后才有根据原文的法文“洁本”出版;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我一生的故事》原文全本才最后与读者见面。

象他的自传的命运一样,卡扎诺瓦本人一生也是坎坷不平。在威尼斯、在西班牙、在法国,在英国……,他都曾被捕入狱。从都灵、从莫斯科、从华沙、从维也纳、从法国、从弗罗伦萨……,他又一再被驱逐。至于他一次次的仓皇出逃,疲于奔命,更是家常便饭。但卡扎诺瓦是一个真正的乐观主义者:所到之处,他都眉飞色舞、绘声绘色地逢人便讲当年从威尼斯“铅顶”监狱出逃的壮举,最后还以此写成一本书出版 ---《我从威尼斯共和国铅顶监狱逃出的故事》。

卡扎诺瓦是坦诚的。他玄耀他的成功,但并不掩饰他的失败。他曾在伦敦落入沙尔比雍一家的圈套,受尽戏弄,最后人财两空,差点沉泰晤士河自杀。对这样一段极不光采的经历,他也在自传中直言不晦,只不过是借用了但丁《地狱篇》开头第一行 --- “就在人生旅程的中途” --- 以示庄严而已。而他的报复手段,则不乏阿Q精神:他买了一只鹦鹉,教会它说“沙尔比雍小姐比她娘还婊 子”,然后拿鹦鹉到伦敦证卷交易所展览出售。

同样,卡扎诺瓦也不否认他的“劣迹”。因为经常落到穷困潦倒的境地,为了赚钱,他只好去招摇撞骗 --- 比如他在巴黎和于尔非侯爵夫人的交往。《我一生的故事》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卡扎诺瓦自己并不相信魔法。有一次,他为一个有钱的农场主作魔法找财宝,正披发仗剑,念念有词,作到高潮的时候,突然狂风暴雨,雷鸣电闪,把卡扎诺瓦吓得不亦乐乎,直以为激怒了上帝,自己的末日就要到了。

卡扎诺瓦终究是卡扎诺瓦。他不是断言:“我为异性而生”?于是,他浪迹欧洲大陆、英伦三岛,从青楼妓女到宫庭贵妇,交往过的女性数不胜数。他只图自己享乐?“我所得快乐,五成有四是我所给予的”。《我一生的故事》还记载了卡扎诺瓦这样一段经历:他在帕尔玛城遇到一个女扮男装的神秘客 --- 亨丽叶特,两人一见钟情。亨丽叶特举止高雅,谈吐不凡,显然是一位微服出行的贵族女子。更令卡扎诺瓦吃惊的是,在一次晚会上,亨丽叶特竟拿起乐师的大提琴,娴熟而优雅地演奏起来。卡扎诺瓦禁不住为之情动:我卡诺瓦何德何能,竟蒙鬼神厚爱,得与此天地间奇女子同床共枕!想到此处,鼻子发酸,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放声大哭起来 --- 这等境界,对土豪劣绅西门庆市井小人未央生之流,恐怕是既不可望也不可及的。

然而卡扎诺瓦还有经常被人们乎视的另一面。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他的著述涉及到三教九流: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学、历史、哲学、数学……。在人生舞台上,他也曾扮演过五花八门的角色,象小提琴手,神父、军官、律师、特务、外交官、魔法师等等等等。他酷爱古典文学,曾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译成意大利语。对贺拉斯他更是倒背如流,开口闭口随时引用,“直到令人厌倦的地步”。他最崇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阿里奥斯托,为伏尔泰朗颂《疯狂的奥兰多》直至泪下。他对阿里奥斯托的见解,又使伏尔泰赞叹不已。

……

莫扎特 --- 达·朋戴的歌剧在布拉格首演,唐璜高举酒杯,唱出了“Viva la liberta(自由万岁)!”的咏叹调。年过花甲的卡扎诺瓦此时也在观众席上。他是音乐家和剧本作者共同的朋友,他早就认识达·朋戴,他曾对莫扎特讲述过他从“铅顶”监狱逃出的故事,他也许还曾为《唐璜》的创作出谋划策。是剧中拉波来罗的“清单”给他带来“灵感”?两年之后,卡扎诺瓦开始动笔写他“一生的故事”,一生风流倜傥、坎坷不平而又潇洒自在的故事。

如果要从十八世纪文字中,找出几部从不同角度深刻地体现了“人”的著作,那么不妨这么说:先弗洛伊德之前,卢梭充满痛楚的《忏悔录》,让读者感到人性所受到的沉重压抑(卡扎诺瓦不是说卢梭甚至连笑都不会么?);萨德侯爵的《一百二十天》,写出了人的性欲的无法无天的破坏力量;而卡扎诺瓦则以《我一生的故事》,颂扬了人生无羁无绊的快感原则。

从一七九八到一九九八,今年正好是卡扎诺瓦两百周年 --- 卡扎诺瓦死在“现代”的前夜,他是一个“前现代”人,也是一个现代人。

 

野狼嚎2021-11-12 19:05:31
这个才是文化!
雪晶2021-11-12 19:09:08
好高兴啊,古纸兄也来了,感动~~~ :)
papyrus2021-11-12 19:12:05
哪里哪里,狼兄过奖
papyrus2021-11-12 19:15:18
拿“旧货”送礼,不好意思 :-)
雪晶2021-11-12 19:17:00
我都没有看过,还希望古纸兄能够把旧货一一地发过来呢,远远地就透着满满的文化气~~~
核桃小丸子2021-11-12 19:24:28
古纸兄的觉悟比我的傻哥高出一摩天大楼,文化嘛,跟古纸兄比,他就是文盲:)
老键2021-11-12 19:38:49
古纸兄大展身手,难得难得,亦叙亦评,知识性强文笔练达,读来实为周末一快
核桃小丸子2021-11-12 19:41:58
古纸兄把压箱底的宝贝都拿出来了,多有诚意啊。
老键2021-11-12 19:52:07
高卢国文化博大流长,有得古纸兄好写
江上一郎2021-11-12 20:02:01
文章放这里,佳评去茶馆!:))文兄玩的好!
山不孤2021-11-12 20:10:38
古纸兄,这是真文化。点赞点赞!
雪晶2021-11-12 20:26:38
同意同意,哈哈哈~~~
久经沙场的枪2021-11-12 21:04:18
雅坐雅人,好文章
平等性2021-11-12 21:37:29
古兄不像俺喜欢咋咋呼呼。不过,俺想象中的古兄的文章,真的就是这样的,大赞!
papyrus2021-11-12 23:12:05
丸子折煞我也……
papyrus2021-11-12 23:13:05
键兄谬赞,实不敢当。不过能博键兄一笑,也算实现其价值 :-)
papyrus2021-11-12 23:13:50
多谢江上兄美言。点评也重要,等会就去看看 :-)
来罘2021-11-12 23:15:19
文旧意新。对于没读过的人来说,开眼界,长见识,就是新文。
papyrus2021-11-12 23:15:24
多谢山不孤大姐肯定,多谢谬赞 :-)
papyrus2021-11-12 23:16:04
多谢喜欢,多谢肯定 :-)
papyrus2021-11-12 23:18:25
平兄过谦 :-)。多谢点评!我拿旧文见礼,难免有偷懒嫌疑 :-)
papyrus2021-11-12 23:19:39
可有日子不见了。多谢并问好来罘兄!
平等性2021-11-12 23:36:29
古兄太那个啥了。您看,俺光明正大的搬旧文,脸都没红一下 :)
nearby2021-11-12 23:43:00
+2 这个才是文化!
papyrus2021-11-12 23:49:53
多谢多谢!其实大家都是文化 :-)
孔雀羽2021-11-13 02:06:24
金鼎!好文章!
文革传人2021-11-13 08:23:02
哈哈,还记得古纸兄当年的介绍,特别是“走麦城”的经验,^_^。周末愉快。
浮云驰2021-11-13 11:18:06
写的真好,学习
看客20102021-11-13 12:55:22
+1
看客20102021-11-13 12:56:51
古纸兄,周末愉快:)
papyrus2021-11-13 13:05:31
多谢肯定和美言! :-)
papyrus2021-11-13 13:08:22
哈哈哈,说起来不止江上兄,我也曾和鲁纳蹄客有缘。后者捞鸡客之颠簸不破,令人赞叹不已 :-)
papyrus2021-11-13 13:09:43
多谢鼓励和肯定 :-)
papyrus2021-11-13 13:10:22
谢看客姐。再问好 :-)
含羞草草2021-11-14 01:50:21
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