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平台的早期,用户创建一些简单的网页,贴出自己的照片,旅游,音乐会什么的,然后链接到朋友和亲人的页面。一切都似乎是无辜无害的。
但渐渐的,随着大家对 “把自己的生活分享给完全陌生人” 这个概念逐渐接受,人们的习惯也在不知不觉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在 *向陌生人表演*,而不是在 *跟别人交流*。
----
2009 年之前,facebook 的时间墙是很简单的:你看到的是你朋友们发的帖,从最新到最旧。2009年以后,Facebook 开始让用户 “Like" 一个帖子,并以此调整时间墙上帖子出现与否和顺序。
同年,twitter 允许 re-tweet. (我们后面会详细分析 re-tweet ) 不久后 facebook 也推出了 share.
这些看似简单,无辜,而且是纯科技的“改进调整”,彻底的改变了社交平台上的生态:
1)它极大的鼓励了用户的“虚伪”。不可避免的,用户发帖时会注重以往的被"Like"的经验,和对新帖被“like“的预测,而不是自己的真实喜好。更糟糕的是,用户会担心以往和将来被网暴的几率。
2)它鼓励了"网络暴民"。这个咱们在下面的 re-tweet 里细讲。
3)从平台的角度,社交平台用算法预测并推荐最会被"like"/"retweet"/"share"的内容。而这恰恰是那些最激发情绪的帖子:后来的研究表明,“和你持相反立场的派别发出的令人愤怒的内容”,是最惹人上钩的帖子,被传播的最广最快。
(这一点我个人深有感触:每次看到极左派的明显过分的言论,就激动气愤起来。而这早就是被心理学研究过的中招了)
也就是说,社交平台(为了流量和收入)在有意识推荐的这种“anger at out-groups”,完全无助于社会的弥补交流,而是鼓励分离和鸿沟。
4)回声室(echo chamber)。这个被说过很多次了:因为算法推荐,每个人看到的都是本派的鼓励言论,对己方立场有所证实的新闻,和反派的明显错误的傻冒言论。结果是所有人都坚信己方的伟光正,和反方的大傻冒。
----
Twitter 的开发 retweet 的主要工程师,Chris Wetherell,后悔他当时开发了(retweet)这项功能。
“(retweet)就好像我们把一把装满了子弹的枪,交给一个四岁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