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共同体
“共同体”(Community)是一个被模糊的概念,但如果要研究当代性,就必然的要回到“共同体”,这是因为,当代性所体现的就是一种共同体建构。上世纪两个最重要的历史性事件:柏林墙倒塌和中国全面融入资本主义经济,都是全球 “共同体” 建构的一部分。如果说全球化是当代性特征,那么全球化本身就是一种 “共同体” 体现。
“共同体”最初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d Tonnies)在1887年出版的《共同体与社会》(Community and Society)时,强凋的是人与人的紧密关系,表达的是一种共同的精神意识和价值观所产生的团体归属和认同。在一战后的20年代,“Community” 已经成为社会学的主要概念。
然而,有关对 “共同体” 的定义和理论内涵的解释要复杂的多。原因是,现代资本主义产生方式所决定的个人主义理念,对群体意识存在着一种天生的恐惧,要对它下一个学术性的定义也就显得相当的谨慎与困难。台湾学者朱元鸿在论述共同体概念时,就曾经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讨论商品拜物教的开场白:“有些概念最初一看,好像是一种简单而平凡的东西。然而一经探究,它却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上的怪诞。”
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2001年出版的《:共同体》序言里说:“词都有其含义,然而,有些词,它还是一种‘感觉’(fee1),共同体这个词就是。” 他甚至认为,共同体是一个“捉摸不透”的词语。现代以来对“共同体”概念的解释五花八门,据希勒里(G.A.Hillery)在1955年发表的《共同体定义:共识的领域》有94种定义;贝尔(C. Bell)在1971年的统计有98个,1981年,美籍华裔杨庆堃统计的“共同体”定义多达140多种。
“共同体”(Community)究竟复杂在那里?它到底在意味着什么?
亚里士多德把 “共同体” 界定成为一种为达到某种共同 “为善” 的目的而结成的关系团体,它的宗旨是为了促进高尚的道德。这种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发展的终点,也就是一种“政治共同体”(political community)。由此,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把 “共同体” 和 “社会” 看成是一组对立概念。相对于 “共同体” 同一的价值和信仰取向,“社会”就充满了异质性,它的外延就是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继承这种共同体的基本理念,当代“共同体”思想的源头可追溯到1933年,由法国俄裔思想家科耶夫(Alexandre Kojève)在法国高等实践研究院(the 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tudes)讲授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 时提出的:“历史将终结于一个普遍性同质社会”的构想。这门持续了6年的 “疯狂的,神秘的的阅读课 ”,吸引了欧洲思想界最耀眼的群星,他们当中有萨特(Sartre),梅洛一庞蒂(Merleau-Ponty),拉康(Lacan),巴塔耶 (Bataille),阿尔都塞(Althusser),Queneau,和阿隆(Aron)。并通过神秘的政治哲学家施特劳斯(Leo Strauss)在美国进行传播,其中,艾伦.布卢姆(Allan Bloom)是施特劳斯的门徒,60年代就曾经在巴黎跟随科耶夫,而《终结论》的作者福山是布卢姆(Allan Bloom)的学生。以至于罗思(M.S.Roth)认定:“科耶夫的这个黑格尔哲学研讨班是当代历史思想的秘密源头。”
建构一个同质世界的愿景,当代“共同体”思维的确立,显然与资本主义秩序的全球化企求相关。资本主义经济在上世纪中期遭遇了利润率下降的“黑洞”,严重的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迫使资本在全球寻找新的市场与机遇。“共同体” 概念也因此获得了新的历史使命。二战过后,科耶夫一直在法国经济事务外交部任职,对欧洲的一体化政策影响至深,并协助建立了欧共体和世界关贸总协定,并以此奠定了当代全球政治的新格局。
据科耶夫的 “共同体” 理论,历史将最终和解于平等的承认,并因此消除了意识形态斗争。如此,世界的历史,政治将在一个普遍的,无区别的秩序中达到高潮。
这种政治愿景需要一种建构形式,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有能力满足人类的需要和愿望。“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人类生活条件趋于一致,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的消失。” 随着阶级概念的“消亡”,意识形态让位于互相承认的普遍意识,并由此导致了一种全球均质性的文化标准,从而摧毁了所有局部,与传统的界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相同的“普世观念”。而对于任何异质性的挑战,共同体有必要给予严厉的规训(这也是为什么科耶夫不否认自己是斯大林主义者),以 “共同体” 理念对 “异质性” 的规训,就是 “布什主义”,和它所代表的真理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