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花的秘密2021-04-17 14:44:06

早就好友那里打过预防针,家里有一个青春期的少年,极有可能把平静的日子搅动得风起云涌。我决定以不变应万变,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儿子从小就是安静的孩子,我和他爸个性也都温和,十三岁、十四岁、十五岁,生日蜡烛吹了又吹,正当我暗自庆幸之时,叛逆的种子还是破土发芽了。

所有的改变都是从他上高中以后开始的。身高在几个月内蹿出半个头,原本椭圆的娃娃脸变得棱角分明,连眼神也明亮得有些刺眼。当我用半是责备半是关爱的语气指出他某件事情做得不够好时,他一反以前的满不在乎,分毫不让地回我一个词:“WHAT?”,总要一探究竟,争个山高水低。几次交锋之后,我不得不调整心态。我能强烈感知到他柔和外表下的躁动不安,他的身体里好像藏着一个小刺猬,靠近了会扎手。

有段时间,每个周末晚上他和好朋友一起去游泳。游泳结束时已经深夜十点,我把车停在社区中心门前,熄了发动机坐在车里等他。幽暗的夜色里,我的脑中闪过一段段温馨的旧日时光,直到那个瘦瘦高高的身影向我走来,打断我的回忆。有时候我也下水去游泳,游累了靠在池边小歇,远远地看着他在水里轻盈潜过,像一尾修长美丽的鱼。那一瞬间他在我眼里如此陌生。这陌生让我欣喜,也让我失落。

转机是在不经意间到来的。他需要我帮忙找几张图片,在脸书上加我做了好友,以方便数据传送。我的生活从此多了一扇看得见风景的窗口,豁然开朗。脸书上好友的最新动态绑定了邮箱,他的一举一动,从社团负责人的竞选,到分享某学者的观点,到和谁谁谁成了新朋友,甚至那些搞笑搞怪的照片,都事无巨细地发送到我的邮箱里提醒着我去关注。

那个清晨赖在床上不肯早起一分钟的慵懒少年,走出家门后摇身一变成了沉稳大气的学长;那一群嬉笑打闹的孩子们讨论起国家大事如此地像模像样;那个漂亮的女学生在合影时竟然和他靠的这么近……

我不是故意探听他的秘密,也从未干涉他的行动。我喜欢这样默默地驻足观望,了解孩子们的所思所想。蒋勋在《孤独六讲》里有一句话“母爱有时候也是一种暴力。”站在孩子的角度看感同身受;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却凛然一惊。我们润物细无声的爱什么时候成了一种暴力?一种负担?过去的几十年里从地域文化到通讯科技的改变如此巨大,他们的青春和我们的青春截然不同。有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看似过分的关心只是源于不了解。因为不了解,才忐忑不安,才胡乱猜想,才忍不住去质问,才惹得他(她)们厌烦,然后他们加倍包裹起自己,我们加倍追查蛛丝马迹……

我在脸书上一直是“不活动”状态。对他而言,加不加我做好友没有丝毫影响。也许这样说并不准确。其实我变了,变得更平静从容,更和颜悦色。

有一个下雪的晚上,他执意要走到街口的咖啡店去写作业。半个小时之后,他的脸书更新了:

FIRST SNOW

"I love taking a walk in lightly snowing winter nights like these. The chilly air, the night sky, and the wisps of snow becoming visible as they get in range of the amber ray of a lone streetlight. It gives off a serene feeling that really can't be matched by anything else."

我把这段话翻译成了中文:

初雪

我爱漫步在冬天的雪夜/

寒冷的空气、深黯的夜空、昏黄的街灯光里轻扬的雪花/

带给我的安详感觉/

无可名状

 

我也曾走过这样的青春年华,渴望一份自由的空间。还隐隐记得当年母亲担忧的神情,只是年少的我无暇解释也无力安抚。假如,她能凭借某个平台一览我年少的心扉,是否也能像我今天这样释然?

我很幸运,有机会做一个快乐的隐身妈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