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赏析2021-05-06 13:11:51

文化,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熟悉是因为包罗万象,人类一切活动都与之相关;陌生是因为熟悉而少去关注其本义。

 

"文化"出于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联系刚柔、阴阳交错范指一切形象和现象。“化”,就是形成或改变。因此,“文化”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是指形和象的形成和变化。易经就是中国揭示形和象形成和变化最古老的一部经典。

 

文化是一切形或象的形成和变化,这种形成和变化通过眼睛看到就是图像,耳朵听到即是声音,同理对于其它的感官,但最后都体现在人的意识和心里。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现象都是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的意识和心起作用,不是吗。因此,文化归根到底是人意识和心的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文化的起点就是意识和心的起点,也是宇宙中各种形和象,即万事万物的起点。对这个起点的探索,从古至今,从圣人、修士、哲学家到科学家,从来没有停止过。

 

既然文化是有形有象,那文化的起点就应该是无形无象,这种无形无象能生出有形有象来。这种无形无相,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里称为“太极”或者“道”,在古印度文化里称为“梵”,在佛教里称为“真如自性“,在西方宗教里称为”上帝“、”神“,在科学发现里就是”量子现象“。

 

既然无形无象,那怎么又变成有形有象了呢,东西方的宗教哲学对此的解释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认为是自然作用;第二类认为是意识和心的作用,即主观作用;第三类是神创论,即有一个神圣意识在作用。

 

第一类,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儒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极为无,但能生阴阳,阴阳和合生生不息,如此循环往复,造就了世间万事万象,这就是自然。“量子涨落”是对阴阳和合生生不息的科学对照。

 

第二类主要是古印度的宗教哲学,以佛教和印度教为主。这一类认为宇宙本原就是存在本身,宇宙大我。这个大我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形无象”是其它所有“有形有象”生成的平台,是唯一的真相。意识和心在这个平台上把存在的“无形无象”扭曲固化,变成了虚幻的“有形有象“。举一个简单而直观的例子,北方人做面食,可以把面做成各式花样,这种花样就是意识和心的创造性,扭曲成形,蒸煮固化。“量子现象”把意识和物质的这种关系推到了“无形无象”和“有形有象”的边界。

 

那意识和心又是什么,从哪里来。答案是意识和心,就是无所不知的存在本身,难以理解,如果是这样,那就是存在自己把自己扭曲固化,变成有形有象。这在佛教就是 “无明”,存在本身就是觉,像光一样照一切,存在本身迷了,想看清自己,于是生成小我,产生了意识和心。在印度教里,宇宙大我“梵”里还存在神性意识,幻化宇宙万有,接近第三类解释。

 

第三类是以以基督教为代表的神创论,认为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或者“上帝”造天造地,掌管万事万物。这个“神”也是以“无形无象”存在,遍布于宇宙,遍知一切。神就是光,就是爱,住在每个人的心里,因此人通过心灵与之沟通。耶稣是“无形无象”的神性道成肉身变成“有形有象“的救世主。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要不是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耶稣说的“我”可以理解为耶稣自己,也可以理解为内在的“本我”、“大我”。耶稣自己讲“我”的时候,“我”也就是祂的灵,内在的神性,“神”既然无所不在,这个灵也在人的心里。人既然通过信得救,而不通过行为得救,信耶稣就是信祂内在的灵和神性,这个灵也存在于每个人心里,就是神性“本我”。从这个角度,两种理解是统一的,藉著耶稣也就是藉著内在的神性“本我”。而耶稣外在展示的是没有被小我意识污染的本我,成为信徒效法的榜样。外在的效法,却都要从内在的心开始。

孤岛侠客2021-05-06 13:30:09
有无也是阴阳关系,有中有无,无中有有,相生相息,相辅相成。
文化经典赏析2021-05-06 14:40:45
嗯,有和无都是存在,有从无中生,无在有中存
nearby2021-05-06 16:33:58
学习了! 文化,是不是可以简单成:人群的行为和思维习惯?
文化经典赏析2021-05-06 20:26:53
没有错!
文化经典赏析2021-05-06 20:52:28
行为就是形和象,思维是意识,习惯来自心。
lovecat082021-05-07 12:09:30
换就换吧!我已厌烦旧人类,换个新的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