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赏析2021-05-19 18:32:27

文化根源于生存。意识在心的舞台上产生形与象的变化促成了文化的演化延伸。文化就像人类生存的一部部舞台剧,剧本被深深地印在心里。

 

生存,围绕着需求,物质及精神。需求促使生产能力和关系的发展,生产以满足物质的需求。在重复的基于生存的生产之外,以意识为基础的注意力需要被更丰富的形象占用,就产生了文学、艺术、音乐、戏剧及影视娱乐,成为狭义层面的文化。

 

人既然是群体性的,文化就需要是共通的,个体之间的交通互动需要管道、规则和平台,文化提炼产生伦理道德,礼仪规范,制度法则,提供群体共通的基础,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东西。

 

意识对宇宙生命真相寻找和追问形成了哲学和科学,并促成了文化的形而上,宗教。哲学和科学着眼形和象,强调意识的作用。宗教关乎形和象,反映出意识的寻找,然而又无关形和象,是意识的归属和终点,即灵魂的起点。宗教停留在形和象上是意识的产物和灵魂无关。

 

意识试图用物质和精神的形与象填满自己,但终归摆脱不了意识实质的空虚。现实中的形象占用意识的同时,也带给意识枯燥、疲劳、困惑、担忧、失望、甚至恐惧,因此枯燥的意识不断需要有新的刺激来获取存在的能量,疲劳的意识却难以放下牵引绷紧的张力,困惑的意识要么麻木要么不断寻找,意识的担忧离开又再来,失望和希望总是相伴随。为什么意识看起来只有束缚没有释放呢,问题是意识只想要正面而不想要负面,因此下意识地忽视正面和负面总是相伴而行,相依而存,接踵而至的事实。

 

意识是生命的工具,意味着意识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身不由己就是在说这件事,虽然不想这样做,但是还是不得不去这样做。虽然知道这样不道义,可是还是去做了;虽然知道贪会让欲望过度膨胀产生恶的结果,但面对诱惑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贪的念头;明知道生气易怒无异于身心,可遇到违意不顺心的事还是控制不住情绪。对于明知的都时常身不由己,何况不知的。由于意识是被动执行,要改变意识背后的偏见和习气是相当困难的,设定的程序,自然按程序运行,除非悬停、卸载、升级或者安装新的程序来替代。对此,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方法对治, 但不同的方法其根本原则一致,就是回到起点。

 

儒家通过中庸之道。 “中”,中国人理解为不偏不倚,但是如何不偏不倚却不明确,最后就变成了不置可否,或随便都行,或者迎合。殊不知意识都是偏,意识也可能达成不偏不倚,但意识的特点是集中在点上,应对少量对象和方面,很难全面周全,试图全面周全就意味超出时间和精力的预算,错过时和机,因此只能差不多。而这个差不多往往却差很多,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中”,在儒家经典《中庸》里的描述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念头未起,喜怒哀乐没有生起的时候就是“中”,喜怒哀乐生起表现出来而符合天理就是“和”。“中”是天下之根本,“和”是通达天下的道理。到达“中和”,天地就都在其位,万物也就生长繁育。“中”类似于道家讲的“道”,万物的根本,“和”就是阴阳调和,万物生长。因此,“中”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所以现实中难以量化。

 

阳明先生将“中”“和”的概念进一步具象化变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中”就是不执善恶的心之体,或者“天性”,“天性”没有善恶,只有良知。过了“中”,意之动就产生好恶,意识和心启动,“天性”变为“人欲”。通过“良知“归正“人欲”就是为善去恶,“人欲”符合“良知”就是“和”了,喜怒哀乐表现出来符合天理。

 

因此,儒家的对治之道就是用“良知”来对付“人欲”,让“良知”壮大光明,让“人欲”变为“良知”的从属,而不是“良知“是从属。”良知“是心之体的功能,是”天性“本有的,人人都有,只是”良知“被”人欲“盖住。所以,回到”良知“让其壮大光明,就是先找回”良知“,即回到”天性“的起点”中“,”心之体“。

 

回到起点,儒家一般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良知“是格物的前提,没有”良知“不知善恶,无从谈格物。因此,后半句”诚意正心“是关键。意诚了,心正了,自然就回到”天性“的起点。《中庸》讲: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意思是只有至诚才能尽“天性”。对于“诚”,清代曾国藩有一句很好的解释,“一念不生谓之诚”。可见“诚“或”至诚“就是“中“的另一个表述,” 喜、怒、哀、乐之未发“。诚意就是让”意“的好恶,回到”中“,“心之体”,无善无恶。

 

讲了半天的“中“,”天性“,”心体“,”诚“。可以总结,”心体“和”天性“是一个东西,”中“和”诚“也是在描述同一件事,就是”心体“和”天性“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 喜、怒、哀、乐之未发“,”无善无恶“,”一念不生“。在这种状态下,”人欲“不显现,”良知“自然出现。

 

那如何达到这种状态呢。儒家经典《大学》用了六个字来描述,止、定、静、安、虑、得。

 

本文仅作参考和交流-笔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