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赏析2021-05-24 16:00:35

孔子开创儒家,以道德礼法为宗,被各朝各代接纳吸收为人治。儒家尝试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完成生命的过程。“修身”是儒家的出世,“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入世。出世在入世中,入世在出世里,出世入世不分开。但也正因如此,儒家的出世入世很难摆脱三维世间法的局限。圣贤教导读书志在圣贤,由内及外。但自古多少读书人却是因着科第,奔向功名而去,止于“天理”与“人欲”的困惑矛盾交战中。

 

与此同时,与孔子几乎同一时代的佛陀释迦摩尼,由于认识到人世间不可摆脱的无常的苦和生老病死的宿命,而抛弃王族身份,出家修道,寻求宇宙生命的真相,最后在菩提树下涅槃悟道。所以,佛家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解脱生死轮回,摆脱人世三维和所谓“六道”的限制,认识宇宙“实相”。

 

佛家的出世是出在对身心的彻底透视,所谓破我执,不执“身”是我,也不执“心”是我。 佛家的入世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认识到自己和众生一样,都出自同一个“自性”,因此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家的出世“破我执”,即是入世“无我相“,真正佛家的出世即入世,而不是远离尘世。

 

佛学从发源地印度传入中国之后,与本土的儒道互相影响融合,形成了释道儒为核心的中华文化。释道儒三家互学互用。历代大儒虽多从社会生产和人伦的角度排斥佛教(区别于佛学),维护儒家礼法正统,但大多研读吸收佛经理论。唐代儒家理学先驱李翱极力排斥佛教,但却发出了“天下之人以佛理证心者寡矣”的感叹。李翱在任朗州刺史时,以太守的身份拜访当时闻名的禅宗高僧药山惟俨,受药山禅师点拨后,用“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的诗句赠送药山惟俨,传为佳话。

 

儒家学说受佛学的影响,到宋明达到高峰发展出系统的“理学”和“心学”。“理学”和“心学”是佛家 “明心见性”的儒家版本。理学中的“理”相当于万事万物形而上的本体,指向“明心见性”中的“性”,心学里的“心之体”。性、理、心体是本体,本体是不变的。本体之外,可以变动的在理学里称之为“气”,理是气的本,气是理的用;在心学里就是心之所发,“意之动”的“意”。“明心”就是明白“心”的作用,“气”是“理气”即“心气”,“意”即“心意”,都指心的变动作用。道家老子用水来做比喻,水本身是本体,可以作为性、理、心体的类比,水的流动变化就是用,即气或意。道家的经典和修行与佛家是互为照见。

 

释道儒三家各有所长。儒家立足于世间法,追求恰当合适;道家着眼“道”的规律,顺应自然;佛家透彻心性,不执“我”与“法”。

 

本文仅作参考和交流-笔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