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赏析2021-05-04 12:57:18

仁,儒家精神的核心。孔子说仁就是“爱人”。

 

在宗教思想中,“仁”最好的类比就是基督教的“爱人如己”。在基督教里有两条最大的诫命,爱主你的神,其次是爱人如己。第一条是形而上,第二条是形而下。对信徒来讲,形而上是信心,形而下是实操。

 

对于人来讲,爱可爱的人,亲爱的人都那么不容易,更别说爱不可爱的人,甚至是仇敌。人的爱大多都是带着私欲的爱,求回报的爱,爱里面夹杂着占有,控制,索取和欲望。爱人是假,爱自己是真,于是自己成了爱人如己的最大障碍。

 

爱人就意味着要舍己,基督教里耶稣为世人舍己,成为信徒的救赎和效法的榜样。耶稣的舍己源于内在的神性,上十字架肉体的痛苦到极处,和神性连结让祂战胜肉体回归神性的永恒和荣耀。因此基督教的“爱人如己”,源头在爱神,即通过信心对内在神性的探索和连结,信心是开始,连结是目的和结果。爱人是爱神的延伸和自然流动,因为神无所不在,住在每个人心里。没有爱神这个前提和源头,爱人的实操就变成形式,或是爱慕和纵容,做给人看的爱人就成为伪善。

 

回到“仁”。孔子教导“仁”是通过“克己复礼”来达成,“克己复礼“的意思是克制己我的私欲,返回礼敬的状态。礼敬是克除私欲后的结果,是合理而不违“礼”,而不是对于“礼”本身的循规蹈矩,这是复礼的内涵。“礼”是“仁”的一个状态,规定“礼”就离开了“仁”。规定“礼”可以帮助平衡和克除私欲,是认识“仁”的一个工具,而克除私欲才是回归“仁”的途径。

 

“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大的礼规有三百,小的礼规有三千,从规矩到尊卑,从礼仪到人情。虽然如此,礼规也难以涵盖人生万象,逃不脱历史时代演进变迁,受限在特定的文化传统和国情中。遵守礼规而不能克除私欲无法回归“仁”。礼教更是被用来与封建统治联系,变成了一个束缚人的贬义词。

 

追溯礼的源头。《说文》解释: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就是说“礼”就像穿在脚上的鞋子一样,可以借以依托来侍奉祭祀神灵,以致蒙福。因此礼的起源是作为侍奉祭祀神的载体,以达到和神的连结。礼作为一个载体,就像鞋子,鞋子的作用是帮助走路,而真正走路的是脚。如果“礼”是鞋子,那么穿着鞋子走路的就是“仁”,“礼”是辅助“仁”的一个载体或工具,而“仁”就是和神性连结的心,这个心就是“仁心“, “爱人“是“仁心”的展现。

 

回到基督教的类比。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翰福音1:1)。神无所不在,因此”爱主你的神“就是”爱人“,通过爱人的实操圆满爱神的信心,而与神合一。”合一“的信念是人心中最本原的”渴求“,”仁“就是人心中最本原的渴求:合一,与人合一,与神合一。这种对合一的渴求,表现出来就是“爱人”,自自然然的爱,没有修饰与羞涩。

 

合一的爱,是无不“礼”的。“合一”成就“爱人如己”,也自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由于“人性”的私欲,对仁心的背离,因此需要“礼“这个框架作为工具,来约束平衡人的私欲,通过”礼“的运作,来表达”仁“的状态,因此可以达到认识回归”仁“的目的。在基督教里,信徒通过读诵和实践”神“的话语:圣经,来达到认识神,与神连结的目的。圣经的教导也就是认识神,与神连结的框架和工具。然而,与神的连结却不靠规条,也不靠外在的行为,而是靠信心对内在的探索和由内向外的神的“恩典”。执着于规条就变为“律法主义”,用表现和行为代替信心和连结,成为一种奴役形式。圣经告诫信徒:字句叫人死,精意(或作圣灵:Spirit)叫人活。同样的,执着紧守礼法规条就会变成“礼教吃人”,而通过“礼”念来调伏私欲,成就“仁心“,而达成人和社会融洽和谐才是“礼”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