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2021-10-29 03:01:01

九月上海()

 

有时候离开得越久,想念就会越浓。想上海的时候顶顶想的,常常是生煎馒头(上海人管一切包子馒头都叫馒头),还有咸肉菜饭。那种挖空心思的回味,跟去欧洲游了半个月,天天吃汉堡薯条牛排沙拉之后,想念老干妈方便面是一样的。

 

当清早醒来,朦胧间意识到已经躺在上海的床上的时候,食欲的兴奋与迫不及待,就完全无法控制了。我曾经规划过一整天的美食地图,具体是这样的。早餐到“盛兴”去吃一碗汤,一碗小馄饨+双档+牛肉粉丝汤的三合一。当我把三张筹码递给大师傅,请他把三碗汤通通放在一碗里,大师傅盛好汤看看我,我呢,只顾盯着那个汤碗看。午餐到“沈大成”吃小笼馒头跟爆鱼面,再排队买两份条头糕和金团当餐后甜点。下午茶,到“凯司令”吃栗子蛋糕还有哈斗,配杯黑咖啡,感觉每个毛孔都适宜极了。晚餐呢,到“苏浙汇”去吃清蒸鲥鱼跟蜜汁火肪。吃好出来,直奔“新天地”去喝新鲜黑啤,等到有些飘飘然了,再慢吞吞起身去寻夜点心,最时兴的是到排挡里去吃大饼油条和咸豆浆。

 

这样的吃法,确实有点丧心病狂,但也相当可以理解。那些隔着太平洋的垂涎欲滴,如果不可以被结结实实的过够瘾,就不是从石库门出去的上海小囡了。家乡的餐食,是思乡最魂牵梦绕的落点,也是可以一秒穿越的时光隧道。那些散落在细细碎碎岁月里的乡愁,现在要一口一口吃进肚里,带走。这是我们还属于上海的所有的证据,是我们将继续的日复一日里最好的安抚。

 

 

无论何时何地,我都是爱上海的,一直爱着。上海的那种无法尽诉的情致,也只有真正的上海人才能意会。上海的海派,上海的摩登,上海的时尚,都有“旧底子”的影子。假使想要在上海这个魔都探索些什么,需要先弄清楚,上海想诉说的是什么,守护的是什么,致礼的又是什么。

 

久不久在上海的弄堂里荡一荡,闻一闻白兰花的飘香,看一看石库门里的人影,听一听收音机里的“上海,侬好”,就一定不会忘记,这里是家,是我们生命之来处,是我们人生所有的原因。(开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