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2021-10-29 04:18:35

初到美国

二十年前,也是个初秋,第一次从上海飞到美国,在一个普通的傍晚,落地在波士顿,开启了我的异国寻梦之旅。

那一年,波士顿的房子特别难租到,好不容易找到一间,是一栋有40、50年屋龄的two families的老房子一楼中的一间,房间是由原来的客厅改建的,所以面积比较大。同住在这层family套房里的还有另外两户,一户是从日本来留学和陪读的一家三口,另一户是河北来的父子俩,我们三户需要共用厨房和卫生间。虽然房子离地铁站走路需要足足15分钟,但能租到房间已经算是很幸运了。

秋天是波士顿最好的季节,满山满谷的红枫,美丽的查尔斯河,对岸的剑桥市,紧邻downtown的中国城……一边倒时差,一边消化新环境,真是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但异常兴奋。

从来没有过合租的经历,也没试过买个菜还需要坐地铁,结账的时候笨手笨脚分不清硬币的金额,遇到有人问个简单的问题也会愣半天反应不过来,回家还要拎着大包小包走那么长的路。可初入异乡的新奇感盖过了所有的艰苦和辛苦,让初到美国的日子,在浑浑噩噩又紧张忙碌的不真实感中飞快的Move着,以至于每天醒来,都会有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恍惚。

那天刚吃过午饭,住在隔壁的那位河北父亲,来敲门,告诉我说新闻里正在播报,好像说纽约出了大事,让我去他屋里看看电视。我们屋里没有电视机,还没来得及正经看过几次美国电视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看到电视的第一眼,画面里正好是一架飞机撞向一栋大楼,看着像好莱坞大片。但这的确是新闻播报,那个镜头被反复播放,播报员神情凝重,屏幕上“头条”的字样不停的滚动出现,气氛有点压抑也有点怪异。这一切让我有点懵,完全状况外。只知道纽约出了大事,有两架飞机分别撞了“双子塔”,前后隔了十来分钟。晚上老公从学校回来也没说出什么更具体的信息,隔壁的河北父亲出去打工了,家里没人,我们也就没有电视看。那时网络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详细情况是后来几天陆陆续续知道的,纽约死了好几千人,五角大楼也被撞了,是恐怖袭击。而那第四架飞机的目标原本是白宫﹐但是机上乘客跟劫机者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飞机坠毁在宾州,同归于尽了。都是本拉登干的。

“9 11”,对于我这个初到美国的异乡人来说,当时并不能完全认识到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只记住了美国人的那种震惊和痛苦,还有朱利安尼这位英雄市长。当时他对遭受了重创的纽约人说:“明天纽约市依旧存在﹐我们要重建纽约﹐重建后的纽约会比以前更强大。”这让很多人从末日情绪中缓过来。

“911”恐怖袭击事件对世界,对美国,对我的未来真正的影响,是很久以后才渐渐感受到的。但对于一个刚到美国就遇到如此令人震惊的事件的新移民来说,对新环境新生活的体验和感受都有不小的影响。我最初看到的美国是一个不同面向的美国,痛感弥漫在每个角落,所有的美国人都经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以至于一年以后,当我们站在“双子塔”的废墟外,还能感到纽约的天是灰色的。但纽约的人依旧是温柔的,坚韧的,充满力量的。大家默默地走在街上,并不特别悲伤。他们用鲜花来怀念,用音乐来抵御。我有种感觉,所有的人都随时准备着给出一个紧紧的拥抱,或者,加入一场殊死的搏斗。

今天是“911”二十年,回望二十年前的那个星期二,回想二十年前那个一脸懵的自己,往事历历,百感交集。愿上帝保佑美国,保佑美国人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