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2021-10-29 03:46:06

过美国的日子

 

在美国过日子,常常被形容为“好山好水好无聊”,想想,也对也不全对。

 

确实来讲,在美国过日子,不大会有绝境似的艰难。刚刚来的人,再没法子,有唐人街做依靠,温饱是不成问题的。慢慢适应了,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处境就好起来,生活里的各种基本供应就不再是问题了,然后,各种需求就活跃起来,着落也得各显神通了。

 

大多数中国人喜欢热闹,到了美国更加需要归属感,于是,各种人际关系间的互动,就成了最好的社交和消遣方式。但参与得越久,就会感觉核心能量并没多少改变,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热情会越来越少。

 

于是,很多人转向种花弄草,做菜煲汤,或者培养其它新兴趣。这里丰富的物资跟廉宜的价格,让这样的兴趣很容易被实现并被鼓励,也很快会看到成果并享受到喜悦,收获到赞美。这种来自于家的乐趣,在很长时间里是我生活中最享受的部分,享受充分的自主性,享受独处,慢慢找回生活中最舒缓的节奏和最单纯的快乐。

 

美国人传统的家庭关系,在中国人看来,是最紧密又是最宽松的模式。大多数美国人很少会在下班后有必须的工作上的应酬,下班就走人会像时下的996一样理所当然。下班就回家共进晚餐是最普通的日常。而亲子互动会被放在公认最重要的位置,为了参加小朋友的课外活动而需要请假,是非常正当的理由。家庭日是很重要的安排,爸爸妈妈很少会缺席,家庭成员的各种纪念日会早早地被规划,慎重其事地准备,以求有最完美的呈现和最难忘的记忆。而亲人之间也可以相处得非常轻松。直呼爸爸妈妈名字是很普通的,但I Love You也常常被挂在嘴边,称呼不重要,重要的是感情。而大人也不会觉得有统治小孩一切的权利,私领域被绝对尊重,偷看日记这种事是不会发生的,没经得同意就推门而入是非常粗鲁的举动,“我们可以谈谈吗”是经常会在家里听到的询问,任何人的独立意志在家里都会受到尊重。边界感是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关系的保障。而夫妻之间个人相对的独立性,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疾病的诊断报告,如果不签特别准许的话,是不能被公开的,包括对自己的配偶。一方在银行里的保险箱,如果不是联名户头的话,就算拿着结婚证和保险箱钥匙,也不会允许配偶去打开,即便两个人的婚姻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

 

很多美国式的行事方式和规则,初尝之下会觉得非常呆板甚至不近人情,久了,才会体味到更人性化之处。对于独立的个体,被给予了更多的尊重,对于选择,也给予了更多空间,不必说No,要选择的是说Yes,规则保护了许多情感上的尴尬不会发生。美国的家庭关系就是这样,在每个家庭成员的独立性被完全尊重的前提下,紧密亲爱的维系着。每个人都从家这个坚实的后盾出发,奔向各自向往的人生。

 

 

在这样的环境里,个人作为独立存在,每个人向内的关注被深度开发,要什么,不要什么可以非常明确。而对个体的非同一性的保护,是对做自己最大的鼓励。所以,除非自己愿意,否则,别人的认同感可以只是锦上添花,别人的评价可以仅作参考,别人的生活方式也是可以仅做旁观的。生活在这里,可以很宅,也可以很浪;可以很从众,也可以很自我,只要不影响到其他人,只要自己喜欢。

 

在这样的环境里,会发现,自己是什么,其实并不会被太多人关注。而这种发现,会让自己获得从未有过的自由。终于可以不必一定要出类拔萃或者鹤立鸡群,也不必怕木秀于林或做出头的椽子。一切都不需要刻意,也不会被苛求。打造一个美丽的庭院,也能让邻居羡慕不已。煮一顿美餐也能让家人朋友吃得赞不绝口。对别人的一次小小的援手,也会获得真诚的谢意和友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都有独特的光彩。无论是谁,只要努力做自己就好,做自己喜欢的,就会成为最好的自己,自己最喜欢的自己。

 

境由心生,意由我属。任你的世界精彩缤纷,我的领地也正四季如春。你有你的芬芳,我有我的幽香。我思故我在,我在便是全世界。这就是美国的日子,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有自由的地方便是我的国。愿每一次佳期都如约而至,愿所有的生命之花都如期绽放,愿每一条生命之路都曲径通幽,愿你我都热爱生活,生活也眷顾你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