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930年的朱家
朱家约在明末清初时从浙江来到贵州。江南的苏浙皖一带自秦汉以后逐渐形成朱姓大规模聚居地,至今仍是朱姓的高密度分布地区,江苏和浙江两省的朱姓人口分别占本省人口的21.2%和13.2%,远高于全国的1.2%。从上海的朱家角,舟山群岛的朱家尖这样与朱姓有关的地名中可见一斑。朱家祖先从富庶的江南水乡来到贵州这个偏远的蛮夷之地,可能是为官被贬,也可能是为躲避战乱。任家则来自江西,先是到清镇,在那儿修有祠堂,后来迁到贵阳。朱家和任家都有家谱,记录了多代以来的情况,两家儿女各自成婚时家长都会拿一本家谱给他们。两家的家谱一直保存到64年四清时,那时街道和派出所的人可以随时到家里来翻看和带走任何东西,家谱变成想复辟的证据,就不敢再保存了。
朱家有祖莹,占地颇大,有几十个坟,在水磨河,即现在的妇产医院一带。最大的坟是高祖父的坟,有别的坟的7,8倍大,父亲小时候还爬上去过,因为高,站上去可以看到更多周围的景致。54年时由于修妇产医院这些坟都被迁走,后来已不知下落。
经过200多年的繁衍生息,到民国时期朱家在贵阳已是一个枝繁叶茂的大家族,且与很多家族都有姻亲关系。曾祖父朱琴武是清末时期贵阳市政府的文书,负责撰写各种公文。他有两任太太,前任王氏太生了三个儿子,王氏太去世多年后曾祖父续弦娶了杨氏太,生下了4个孩子,从老四到老七,老六朱华是朱家唯一的女儿。因为这种情况,大伯公就比杨氏太所生的孩子大很多,跟老四亮南相差20来岁。
曾祖父母去世后养家的担子落到了大伯公身上,那时家里除了6个弟妹,他也成了亲,太太生下两个儿子不久后就去世了。两个儿子叫做启明和祥明,启明只比他的四叔亮南小两岁。要养活这么多人需要很多收入,因此大伯公早年用祖上留下的钱作本钱,在贵阳的纺织品集散地广东街开了一间布匹店,生意很不错,曾祖父还留下了贵阳附近修文县麻窝寨的一些田地,靠着这两项收入他把弟妹们和自己的两个儿子养大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面临着救亡图存的危机。在各种救亡呼声中,具有远见卓识的梁启超提出"欲强国必由女学"说,把女学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强大联系在一起,明确了女学之兴与否与国家强弱、民族存亡的关系。他率先在上海开办了近代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学堂---经正女学堂,随后在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的推动下,民国初年全国出现了倡兴女学的风尚,贵州的女学也在这种风尚中逐步兴办起来。
此时大伯公已从布匹生意中赚了一些钱,除了养家还有盈余,他把积下的钱全拿出来,再四处凑了一些,在蔡家街,现在的贵阳二中附近开办了一所女子学堂。这是一种介于私塾和新学的一种学校,既学《三字经》,《百家姓》,《女四书》等经典,也学算术,自然常识,美术,体育等新学的科目。奶奶在这里读了约5年书,虽然时间不长但这段经历对她的一生影响深远: 几年的学习不仅给她打下了知识文化基础,还让她得以结交了一帮朋友,她们的友谊延续了终生,一直到晚年奶奶的牌友和一些佛友都出自于这个女子学堂。
二伯公叫朱灿,那时离家在外,他毕业于贵州高级中学(后改叫贵阳一中), 和达德学校出身的王若飞相熟。他参加过同盟会,就读过武昌陆军学校,还参加过北伐,名义上参加的是国民党,其实是为共产党做事。奶奶见过二伯北伐到达烟台后寄回的一张照片,带着高高的帽子,身着一身挺拔的戎装,英姿勃发。后来二伯公被派去日本开展共产党在日本的支部工作,从此留在日本再没回来,最后在抗战前后去世。他娶了日本太太,生了两个儿子,叫做朱炎明和朱兆明,后来改成母性岩井。两个儿子后来开了一间小银行,曾请人辗转带过信给大伯公,后来就断了音信。
三伯公朱亮东脸上有麻子,人称麻三爷,那时也已离家。他加入了国民党军队,部队驻扎在湖南,他在里面当营长。43年部队解散,他带着太太和3个孩子到遵义地区太太的娘家去生活,途径贵阳,在爷爷奶奶家稍作停留。爷爷奶奶那时已赚了很多钱,可以资助他们,极力挽留他们留下来,三伯公三婆母却不为所动,住了一两天就到遵义去了。他们没留下个确切的地址,后来也没回来过,因此断了音信,不知所终。
朱家男孩从老三开始,以东,南,西,北取名,老三亮东,老四亮南,老五亮西,老七亮北,老六是女孩,叫朱华。前面的三个孩子都得到了父母很好的抚养教育,比较出众,后面的四个孩子由大哥兄代父职养大,而长兄其实并不能完全取代父母的作用,大哥又一直为赚钱和女学堂操劳奔忙,没有多少精力管教弟妹,所以后四个孩子比较平凡,特别是老五和老七,外人看着也挺乖,斯斯文文的,其实暗中有些顽皮。爷爷在兄弟姐妹中跟六妹朱华的关系最为亲密,从小就凡事让着她,护着她,对她百依百顺。六妹看到四哥现在成了亲,觉得四哥对自己的关爱好似被分去了一些,心下有些失落。
朱家的堂屋中供奉着朱氏祖宗牌位。每逢过年,清明,七月半和家中有大事发生,大伯公都要率领全家隆重拜祭。在拜过朱氏祖宗之位后,奶奶正式成为了朱家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