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何2009-09-15 15:19:14

前进的动力

中国在中世纪,对于全世界知道她的存在的人来说,始终是个令人艳羡的地方。而当近代的人们终于走进她的大门,却发现她是如此另人绝望的落后和腐朽。

三民主义革命的阶级集团,主要是民族工商业和知识分子阶层。他们着眼于西方,倾向于通过西方的工商业,政治模式,把中国带入和西方一样的进步社会。民族资产阶级既依赖西方文明,又被西方资本所压迫。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妥协性和反抗性集于一身的原因。

而毛和他的集团,则着眼于中国内部的土地问题。黄仁宇用非马列主义的眼光,也看出土地问题是中国两千年来历次改朝换代的原动力。而易中天也指出,清朝两百年到末代,并没有出现以前的朝代那种宦官专权和昏庸的君主,没有不得了的腐败和黑暗。为什么就倒了呢? 因为任何一个封建王朝过了巅峰状态以后,土地问题就成了最主要的矛盾。两千年来中国始终逃不出这个怪圈。

恰恰辛亥革命完全没有触及这个矛盾。中国要进步,也同样要经过土地经济向资本经济转型的过程。国民党人忽视了这个必要的过程,企图一步到位。共产党人注意到了这个必要的过程,却没有看到解决了以后该怎么走。

共产党的土改和建国初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和古代“革其天命”以后土地重新分配十分相似, 不同的是土地全部国有化。永远剥夺了私人拥有土地作为生产资本的权利。有人说这是一种倒退,其实这是一种进步。今天我们知道私有制多么的重要,却忘记了土地私有制和工商业资本私有制是死敌,极大的妨碍了资本主义和工商业的发展。

而台湾差不多同一时间也开始了国家购买私人土地的改革。这从客观上就是英国“圈地运动”的翻版,只不过是由政府引导,完成了西方工业革命时期从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型时期的土地所有权的变更。

六十多年过去,多少沧桑,多少牺牲和痛苦,今天土地问题终于不再是问题。不管外观是何种表现,中国始终是在进步的。只是中国往前走的姿势也不得不有自己的特色,而推动她进步的人自己并不一定能意识到而已。

一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她的政治形态,经济状况,无不有其成因。倒并不在于政府是不是民选。要知道周天子,秦始皇,唐宗宋祖,哪个都不是民选。但他们的成功,是与当时社会广泛的需求分不开的。

她的生命力, 是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个人),的文化传统,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中而来。所以可以说,推动历史的原动力,始终还是人民。
叶泥泥2009-09-15 15:26:00
好文啊, 字少, 意深.
笑比哭好2009-09-15 16:27:34
字小. 泥泥顶了我也顶. 盲顶:-)
叶泥泥2009-09-15 16:29:02
哈哈, 字是小了点...
Glider2009-09-15 17:15:04
只说对了一半。
因子2009-09-15 17:21:13
对政治七窍只通六窍,剩的一窍还没兴趣:)
叶泥泥2009-09-15 17:25:38
所以西方国家特别害怕中国强大起来, 中国这种制度的国家一强大,
Glider2009-09-15 17:26:20
当初答应给农民分地的。否则哪里来那么多子弟兵和民工?
老粗2009-09-15 17:43:00
很有特色!
Glider2009-09-15 17:52:22
你,太奸诈了!
金色的麦田2009-09-15 18:09:27
顶阿G!
金色的麦田2009-09-15 18:10:38
嘿嘿,握个手!
Glider2009-09-15 18:21:56
土地原来是属于集体的,是俺东乡公社的。
Glider2009-09-15 18:27:14
金色的麦田归农民所有!
金色的麦田2009-09-15 19:59:41
那不行,万一改成飞机场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