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之后,经历近乎千年才完全被中国文化所融合。近代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在表面上看远甚于当年的佛教。中西文化如何最终融合不是几十年可以做到的,而真正懂中国文化,尤其通儒家经典的人在现在的中国似乎少之又少,其著作水平比起近代的大儒比如熊十力,梁漱溟等人相距甚远。
大概熊十力先生知道自己的作品是要传世的,所以用近乎文言文的方式写成,不太容易懂。但是其中《读经示要》是一本相对好理解的书。在序言中,熊先生也表达了如是义:
念罔极而哀凄,痛生人之迷乱。空山夜雨,悲来辄不可抑。斗室晨风,兴至恒有所悟。上天以斯文属余,遭时屯难,余忍无述?呜呼!作人不易,为学实难。吾衰矣,有志三代之英,恨未登乎大道。言未能登斯世于大道也。用顾宁人语。 不忘百姓之病,徒自托于空言。天下后世读是书者,其有怜余之志,而补吾不逮者乎?
这里介绍一下其中第二卷《读经应取之态度》的开篇,为什么要立志?因为每个人活在世上,其思想的活动,身体的行动和言语的表达是需要有一定准则的,不管本人是否意识到。人之精神,必有所依归 … 若漫然一无所依止,一无所归向,则情浮而不专,知浮而难凝。其实“情浮而不专,知浮而难凝”的人也是有所依止的,只不过依止的是其情欲,而情欲本身无所依止,今天喜欢的明天会不喜欢,现在憎恶的以后又可能贪爱,所以依止情欲的一定散漫,是为无志。
夫植树者,善培其本。筑室者,先辟其基。为学必有基本。立志就是为学的根本。这里的学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专业学问,而是涵盖人的生活和工作的所有学问。人在志未立之前所有的学问都是浮的,都是没有根而飘忽不定的。
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犹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须反己察识。 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所以立志是人生所必须,无志的人只是活了而已,有身而无命。
本书序言中说,知变而不知常,人类无宁日也。同样,一个家庭知变而不知常,难有宁日。一个人知变而不知常,只会在心神不定中迷茫度日。而志正是在纷扰变化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保持的不变的主宰,在顺境逆境中可以时时依归的真实。
自古及今,有志而无成者则有之,未有无志而能成者也,熊先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