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经营”微信公众号
人之患
前几周从墙外学到的新话“微信营销号”,其实就是微信自媒体,学名应为“微信公众号”。
为何叫“营销号”?营销二字,可是鄙人曾谋食的饭钵。于是请教职场好友并混迹于新媒体的T君,他告诉我:微信营销号就是注册一个能“吸引眼球”名称的微信公共号,按计划发送一些可以撩拨读者好奇的话题,吸流量,求打赏,拉广告,最后达到盈利的一种模式。从国粹“唐诗宋词”、“黄帝内经”、“红楼梦”等到西洋的“美国东岸报道”、“温哥华动态”、“澳洲财经”和“今日伦敦”等等,都是抢手的营销号名称。
我问他这些小编岂不是个个都要学贯中西、通古知今?
“NO, NO……您OUT了!”T君嘲笑我。“现在谷歌百度搜寻方便,东抄西凑就可成文,倚马可待,哪要那么繁琐的。”
我嘀咕:这样的文章怎么保证质量呢?
朋友道:“您在境外多年,越来越迂腐了。”朋友道:“营销,营销,能达到盈利模式,赢得流量就是成功,赚到钱才是硬道理,哪需那么认真?再说,这些小编都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认真地COPY & Paste(剪贴),大部分文章都不会错到哪里去。重要的,重要的是不要触“敏感部位”,不被封号。这才是微信营销号的Bottom line。”
我愤然曰:“这不是愚弄读者,以讹传讹?”
“哎呀,到国外就容易Naive。您以为现在国内的读者都是些什么的人?大都是吃饱饭想猎奇的主儿!无论是毛左还是右愤,都只喜欢看与自己固有观念相符的文章,凑合点对他们胃口的贴子,才是最受欢迎的帖子。”
他的话让我无语了。毕竟,从营销的角度,将客户口袋中的钱合理合法地“掏”出来就是成功。这些微信营销号并不都是“学习强国”,没法通过单位、组织来要求你去关注他们的文章、强迫你去点赞、“在看”,所剩下的招数只能用吸引你好奇心的微信公共号名称、用符合你脾胃的拼贴大餐来满足你的阅读欲望,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买卖公平,童叟无欺。
“那他们使用一些什么样的技巧来提高点击量呢?”我从道德层面转到学术角度请教他。
“不好班门弄斧。”他谦让。我还是虔诚讨教,实告他自己离开职场太久、的确不谙此道了。
“基本的技巧倒是有几个。比如,在电脑的日历上设置各种与本微信营销号相关的大事件纪念日、名人生卒日期等,提前一周甚至一两天撰文,保证阅读量大增。”他补充道:“一般读者总是不爱动脑筋的,您看,残雪的小说有几个人喜欢读的?这次要不是诺贝尔文学奖赔率,好多所谓的文学爱好者都不知道她呢?!写给愚昧读者的文章总是人数众多的—这个是尼采还是叔本华说过?”
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我想起了太祖爷“三天不学习就赶不上刘少奇”的传闻,不禁莞尔。
T君继续告诉我:
“比如,一个毛左网站,会将领袖的忌日,某首著名诗词发布的日子,还有原子弹氢弹爆炸的时间,抗美援朝等话题的重要日子设置在日历上;同样,右派分子开设的微信营销号则将文革、三年困难时期或各种受迫害去世的文人名伶生日忌日标记下来,比如老舍严凤英顾圣婴等,还有前段时间傅雷夫妇的自杀日,陈寅恪的忌日等……到时间就组织文章推送,来不及就抄以前名人的相关回忆。还有,行文切忌左右逢源,左就左彻底,右就右个透,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忠实客户群。对于海外人士经营的微信自媒体呢,切忌有将域外真实、全面的信息分享给国内读者的想法!!一则容易触及红线,另外也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而应按其现有的理解力,投其所好,与环时、人日海外版基本同调,但内容更夸张,说一些官媒不敢说不好意思说的海外见闻,给他们一个自以为是、或希望的美欧日澳情形……,如果不小心被官媒比如《求是》、《共青团中央》等加持转发,那流量、新增关注和打赏金就会几何倍暴涨。哈哈,卖弄了。其实也就是您以前常给我们讲的那些营销理论,什么细化市场啊,对准目标客户等等。”
我接着他的话说,过两天就是鲁迅去世的忌日了。他大笑道:“是的,您很敏锐……我得去忙了”。临别他还不忘调侃:
“要不我们合作来一个微信公共号?”
……
(纯属虚构小说,万勿对号入座)
2019.10.17撰发
2020.07.28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