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雪梨子2020-08-29 01:01:56

父亲死故乡就没了

--写于先父离世半年忌日

 

雪梨子

 

庚子年,对近代中国人来说,是个倒血霉的年份。一百二十年前,闹得全中国每人赔上一两银子才了事;上个庚子年倒是和平年代了,却饿死了比抗战八年牺牲的中国军民数都多的国人--绝大多数是农民......,2020的庚子年,也是倒血霉,先父弃养于太平盛世中的特殊时期,军事化管理,半小时就被身着白色防护衣的人员运到火葬场火化......让我的人生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与怅恨。

 

父母都是旧社会过来的人。他们那代人,大都有个特点,外不愿给他人添麻烦,内不愿给子女加负担。父亲九十一岁的高龄,从来都是自己洗漱如厕,平日静坐念阿弥陀佛,每周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与外地的子女孙辈们电话。从亲友转来的视频看,他老人家临终前的半小时自己上完洗手间,回房间到床上躺下,让家人不要管他,十几分钟后,溘然长逝。之前他询问我这场瘟疫还得持续多久,我称最多三个月,六七月份就可回来探望他。法国的普鲁斯特曾说临死的人往往变得富于感情,多愁善感。这话没错;但我想补充:对于中国人,尤其是高寿者,他们临死时对现实世界比常人更有洞见。父亲定是预见到这场“世纪之灾”将不会太快消失。为了不给子女们增加负担,他就如高僧般“坐化”了?

 

的确,父亲的离世,让我没了许多的“额外负担”。

 

--父亲死后我不再担心国内手机奇怪的电话铃声先父健在时,任何一个国内的电话,虽知大比例是广告、诈骗,但总是想着有个牵挂,即使不接。也要尽快给他老人家去给电话问候一下。现在,听到国内手机此起彼伏的振铃声,心里一丝嘲笑,还想骗我?有时干脆就不开机,反正这个手机再也不会传来“天大的事”了。

 

--父亲死后每周六没了例行的电话再也不用哄着女儿给爷爷请安了。父亲生前不会独立使用微信,更不会用微信视频,为此特地选个可打国内电话的套餐......现在,我可考虑换个更省钱的新套餐了。

 

--父亲死后每月底不用再给谁汇款。其实父亲的退休金足以支持他的日常开销,但我当时觉得每月给他汇一点钱,虽对他的生活并无帮补,但对我来说,却是一种责任,一个提醒。现在看到给父亲汇款的系统提示,就一丝悲凉。我知道,这辈子不再有机会为父母尽孝了。父亲离世后的第一个月底,我看到这个系统提示,怅然,本想删掉。想到父亲离世的凄凉,留着,继续提醒我,直到世界恢复正常后为他开个“追思会”后再删吧?!

 

--父亲死后我应大无畏了。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当年一帮文友刻意解释为:我们为啥害怕不敢说真话行道义不就是因这副皮囊?如果不怕死,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早年那些宁死不屈的共产党员不就是这样吗?中国数千年的孝道教化,让我们很多人并不怕死,却担心伤及无辜的父母而心有忌惮,曹操抓住徐庶之母,徐庶就方寸已乱,只能辞别刘备投曹。当年在国内遇到什么良心过意不去的事,每欲参与某些活动时,就想起体制内好友的告诫:你想令尊得知你身陷囹圄孤苦无望的情形吧?这个提醒非常有效。现在,父亲死了,牵挂没啦热忱却也消散无几了

 

--父亲走后心碎文友电话来悼为宽他心戏称自己是禽兽了。他一怔,大笑道“我比你早禽兽几年。”孟子霸道地斥杨墨“无君无父是禽兽也”。我等七六年太祖崩,英明领袖华主席没坐稳就辞职,接替者耀邦同志讲话手舞足蹈,感情溢于言表,完全不似“人君”,而对军委主席,我辈直呼“小平您好”。“无君”的概念,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形成。现在父亲逝去,我辈自是“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父亲走后父母俱亡我可自称“翁”了--之前有“父母在不言老”的家训,但也将直接面对死神。世间某些不孝儿女常嫌父母寿长赖活,自己不得脱身潇洒人生。其实,父母是你和阎王爷间的屏障,父母死了,屏障没啦,你离死亡也不远了。

 

拍摄于2018年4月

 

中国人以“如丧考妣”形容人的最落魄伤感之情。如今,我仍处此状态。虽父亲离世已达半年,黯然伤魂依旧,只能写几个文字排遣......

 

有人说母亲死了原来的家就散了父亲走了记忆中的故乡也就没啦 

 

 

 

相关文章

《父亲之死》

 

 

2020.08.29於悉尼

 

本文系家事杂感谢绝转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