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雪梨子2020-06-28 18:33:23

准风月谈:非礼勿视

 

洛文

 

我生长在一个禁欲”年代。

 

禁欲二字要打引号。此禁欲,既非西方宗教社会中的禁欲,也不是宋儒理学“灭人欲”的那种禁欲,而是新朝某段时期的“革命禁欲”。西方禁欲时代的情况我不清楚,但在封建社会的禁欲下,我们似乎还可看到戏曲中有些公子小姐的缠绵故事。而我们六零后所亲历的“革命禁欲”时代,是连一点点荤没有的,哪怕是“革命的爱情”。不信大家回忆那些样板戏,剧中的女一号大多无丈夫的,《海港》的方海珍、《红色娘子军》里的吴清华皆如此。有几处例外的,一是《沙家浜》中的阿庆嫂,按理有个阿庆存在--剧中胡传魁问过一嘴,但阿庆全剧终究没露面;另一个是《杜鹃山》里的柯湘,有革命伴侣,但在赴杜鹃山途中给导演“英勇牺牲”了,弄得我们一帮小伙伴们总想着能否让雷刚与柯湘谈谈恋爱?--这当然是一厢情愿的事儿。《白毛女》中总算是有一对:喜儿和大春。不过全剧着重渲染旧社会将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时尚理念,让我们只体会到阶级仇恨,看不出丝毫的男女私情。至于《龙江颂》里的江水英也没听说她成家与否?《红灯记》的李铁梅和《智取威虎山》中的小常保算未成年少女,不必考虑。

 

反观四零后和五零后的那代人呢,他们在学习上给耽搁了,当红卫兵折腾一阵后又被“上山下乡”,似乎比我们要悲惨许多。但他们也有优越过我们的地方,如他们成长过程中所受的革命教育,多少掺杂些“玫瑰色”。文革前的《红岩》、《三家巷》和《苦菜花》等小说和《五朵金花》、《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电影中多有恋爱情节,其女主角也很有女人味--如王晓棠扮演的金环银环,不像我们样板戏中的女主角,如方海珍,一脸正气,性别都难分。所以,当76年毛去世,那些文革前拍摄的《永不消逝的电波》、《青春之歌》等含“革命的爱情”的电影纷纷解禁时,让我等大饱眼福、如痴如醉。

 

我的青春成长期,女人不敢显腰身、走路含胸唯一的例外是文艺宣传队演出向毛主席表决心时挺起胸脯,那也是我最爱看的女生动作。在这种革命禁欲”的形势下,男女间不敢稍多凝视,因一不小心惹上了作风问题”,那就惨啦。想男女之事?最靠谱的途径是到适龄后依靠组织,介绍对象,建立革命家庭。自由恋爱,极可能不被批准,那岂不是徒生伤悲?既如此,就别私下看异性--于是,我们这代人大都养成了目不斜视、“非礼勿视”的好习惯

 

这一美德伴随我几十年。到了西方世界,发现此间妇人个个袒胸露臂,顾盼生姿,而男士则彬彬有礼,与美女佳人目光交往,从容不迫,凡心不动我曾以小人心暗观其脐下三寸。只是急坏了我这个在非礼勿视”的环境下出来的壮年男,常是手足无措。在街上行走还好说,尽量目不斜视,直奔目的地;在办公室也行,大体上IT行业的职业女士胸口开的不太低,乳沟不彰。但若是碰到超市收银的某个“豪放女”或者售楼、售车的“妖艳”女子,那就难说了。

 

 

记忆深刻的在国外首次购车,接待的销售是位叫苏珊的女士,虽身着庄重的职业西装,里衬的白衫却兜不住汹涌的波涛。在西方与人说话需目光交流(Eye Contact),我只好循夷礼”与询价、听她介绍、和她一起去试驾,再回到车行Bargain还价。整个过程余光里总不免有苏珊胸前那一抹雪白的晃动,很难不心猿意马的,只能竭力控制自己的腰带以下,万不可唐突西施……整个购车过程匆匆收场,迅速成交,俺这才缓一口大气。

 

晚上与一位早几年移民来的好友聊起,他告诉我说你这款车呀,至少还有3000元的讲价空间!唉,3000元,这是“非礼勿视”的代价呀。

 

近闲晚清日记,作者是中国首位驻英国的副使(正使是著名的晚清改革派郭嵩焘)刘锡鸿在史家的眼里,刘是个愚顽不化的老古董,但他却对西洋女人肉袒”的现象见怪不怪,在其《英轺私记》还专门注明西洋妇女以袒露胸背为至敬”。这是光绪三年(1877年)的事儿!

 

刘锡鸿,广东番禺人,曾于光绪二年至四年出使英国、德国

 

从传说中的慈禧主办西式晚会中格格们的晚礼服、到民国杂志里的胡蝶周璇时髦服饰,到49后的满朝“蓝蚂蚁”,到八十年代初大城小巷居委会的大妈拿着剪刀追逐穿喇叭裤的小伙子们……到今天我等可泰然自若地面对袒胸露臂的中外女士。一百多年了,历史似乎在原地打转,至今仍转着……

 

洛文2018.03.06

2020.05.21重订

 

本文首发于2018年三月中,配图翻拍书籍,封面为2015年奥斯卡颁奖女星时装秀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