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雪梨子2020-07-12 21:32:55

“中国人不爱读书”说起

 

估计一直关注国内网络媒体的文友和我一样,都曾看过一篇谈论中国人不爱读书”的帖子。说的是一名“印度工程师”在往返中国的某国际航班上看到各国的旅客在读书,唯有中国人在玩游戏。于是推论“中国人不爱读书”。这个贴的阅读量是所谓的“10+”,意味着它在国内流行甚广。即使在今天,类似观点的文章网上还有许多……

 

然而,中国人不爱读书吗?在过去的两千多年的历史记载中,读书,是中国人的传统,是社会进阶的唯一通道。我们从小被旧社会过来的父母教导书中自有黄金屋”,稍懂“男女之大防”后又听街坊邻居的大人们说“书中自有颜如玉”。粉碎“四人帮”后,全国人民拥抱“科学的春天”,大家在叶帅豪迈的诗篇“攻城不怕坚,攻书不为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的号召下,勤学苦练一身“建设四化”的本事,“为中华而崛起”来读书。人人都爱读书,个个都羡慕能读书会读书的人!

 

……即使是八九年秋,我到帝京,地铁公交等公共场合的人们不苟言笑,神情肃然。却发现街头巷尾、天桥过道上有不少卖书的个体户,竟然发现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等难啃的西方哲学巨著摆在众多盗版书摊的显眼位置……让我在悲秋中看到一抹绿,这个画面同春夏之交所发生的事一样定格在我的脑海。

 

当然,南巡后,社会进入了经商的时代,大家看书的时间减少,对那些东西方文史哲的著作需求下降,但看市场营销、名人传记和成功学等实用书籍的人却是大大增加,怎能说中国人不爱读书呢?

 

不过,持该论者用了一套统计数据来支撑。比如说据统计,中国人年平均阅读量是4.5本左右,同期韩国的年平均阅读量为15本,法国24本,日本44本,以色列68本”。我疑心这些数据有误,因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如果以色列人读68本书,也就是不到六天读一本,哪有时间来与周边的阿拉伯人对峙呀?日本人,每八天读一本书,是指家庭主妇呢还是上班的职业男人?难道他们的业余时间不用唱K和泡吧了吗?

 

带着这些疑问我用百度、谷歌,使用中文、英文搜寻了半天,百度有相关的结果,都是相互抄袭,没有源头;而谷歌的英文结果则与上述的数据大相径庭。比如以色列人,大约每年是7.8本,日本人则是“大约79%的成年人每年读一本书”,对应的是中国人每年读4.56本!这些统计还提供了一个另一种统计方式:阅读习惯。以每周的阅读时间,印度排名第一,泰国第二,中国第三,为每周8小时,而上面提到的日本4小时,韩国3小时。虽然这种阅读含有读报刊和电子书的时间,但与“中国人不爱读书”的结论有天渊之别的。

 

那么,为什么网上会有这些文章肆意造假呢?仔细检阅了文章的出处,发现源头多是在“世界读书日”,“某出版社搞活动时的市场推广”的时候。估计始作俑者来自这些书商吧?

 

弄了半天,我们才知道这类帖子是“伪文”--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编撰出来的故事,不过,它在销售行内,有个既专业又好听的名字:营销软文”。

 

当然,通过“造舆论”来提醒有读书传统的中国人多读书,毕竟是件好事。算作书商们“善意的欺骗”吧?

 

2019.08.31-09.02撰发

2020.07.12重订再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废话多多2020-07-13 03:35:06
微信里题目有“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文章”一概不看,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