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lyrunner2022-01-03 15:34:44
外一章

酒店晚餐之后,回到打地铺的宿舍无所事事。天尚未全黑,可顶楼通铺面北的小窗户不见光亮。整间宿舍只有一盏极昏暗的灯。开了反倒更显昏暗。酒店Wi-Fi信号在顶楼弱到哪哪也上不去。楼下前台前的的沙发已经有人。餐厅晚餐尚未结束。没地方去,日记下午院子里写完,无所事事又无睡意。只好找去楼梯转角摆的凳子上,在那里翻看之前从没心思看的手机电影。

这里Wi-Fi信号很好。电影是Matt Damon主演的Silverwater。美国中西部土著为救女儿沦落欧陆,文化种族语言习惯的碰撞,让同样在欧洲大山里孤身走山的自己感同身受,很有共鸣。

楼梯转角不时有人上下。但大家都带好口罩,虽勉强social distance也不以为意。 这,是大山里的不时之需,彼此都能理解。经过时,互相点头示意,相安无事。

然后,听到了楼下的一位洪亮的女声。大声讲英文,但能听出东方口音。楼梯上转出一位白人老者,老美大叔。瘦瘦的不高,戴眼镜。抱着背包缓步上楼。后面跟着一位女士。头发已经花白,皮肤黝黑。虽口罩遮住了口鼻,但眉眼仍能看出东方人的面口。年龄不详。

她边爬楼,边催赶着前面的大叔。大声讲话还间或带着评论。大约是在讲某个房间分配。中气满满,气势十足,不容置疑。在惯常安静的酒店里颇为醒目。经过身边时,她撇了我一眼。 没有点头也没有招呼,便转身噔噔噔继续矫健地上楼。

她,是自己整个Haute见到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东方面孔。

第二天早晨山坡步道上,顶着喷薄的朝阳一路向东翻越山脊。远远看见那位瘦弱的大叔在前面局促地绕过横在路上的牛们。超过那位大叔,再向前,慢慢追上了那位昨天见到东方女士。

山路上脱去了口罩的遮拦,彼此面目尽显。上前打招呼。一问,女士果然是早年来自台湾,美国生活多年。热爱运动。难怪脚程不慢。彼此招呼过大姐便豪爽地发话,呵,看你满脸大胡子还猜你是日本人。华人里满脸络腮胡子的不多见啊。不过,来自加州湾区又是华人,说完她手一指,呵呵,你一定是个电脑工程师无疑!

那种被人一眼看穿的尴尬,还是让自己小心脏一紧。虽说这算stereotyping以貌取人,可人家猜得不错。 这,怕也正是难堪所在。

哦,你说后面的Rich? 他不是我先生啦。大姐哈哈大笑。Rich和后面的Paul都是我多年的走山好友,我们三人一起来走Haute的。呵呵,这场和大姐的彼此竞猜游戏里,一比零对方胜出。 不敢再造次乱猜。边走,边聊起彼此走山运动经历,原来对方还是运动达人。走山前刚刚跑了个五十公里山地越野,还拿了年龄组名次。之前更是遍足世界各地旅游。

一路两个人同感慨,整个Haute一百多迈,彼此成了对方见到的唯一东方面孔。唉,都是疫情闹的。

好了,偶遇说完,继续走山流水账。

(8)

走出Weisshorn酒店,已经八点多。上路去Meid Pass 的方向。

路上毫不荒僻。开始的一段,甚至是在牧人简陋木屋和牛棚之间穿行。即便走出来,也是宽广大道。虽是土路却平坦得可以跑车。路况不差,却谈不上啥风景。路到高处见到路旁展示牌和几个奇怪摆设,近前看是介绍生态和地理的语音箱。兴起摇动手柄转了几十圈,里面居然大声播放出地理介绍。声音嘹亮到让大清早的自己颇有些尴尬。

恰此时,坡后路上转出一位跑山美女。腿上还挂着号码牌。恍惚昨天的跑步比赛还在继续。大清早一个大胡子男人立在山道边把玩这些儿童科普玩具,还放出贼大的声音,这情形一定有趣,跑过去时,她笑得用手捂住了嘴。搞得自己也觉得好笑。

再向前,离开了大路上了小路开始上坡。这面坡大概是大群牛们常走的通道。满地牛蹄印,早已认不出步道。整个坡面上到处是踩松的烂泥和水洼。爬了好一阵,也没见到步道标志。好在最后走上了山梁,终于又见到了浅色的步道还有远处黄色的步道指示牌。

沿着山梁,走进块不小的缓坡地,算真正进入荒野。这里绿草遍地,交织着潺潺溪流,间或一两处水洼水塘。视野开阔。东看是要翻越的Meid Pass所在的一道山脊。西看是远方对面的山梁和更远的浮云。天气晴朗,阳光满地。目力所及,又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独静谧,让人心旷神怡。

地上,不时可见大洞。草丛中石头上,也会不时有它们的身影。Mammot,中文大概应该叫旱獭。叫起来像鸟,尖锐高亢。可身型丰满,看起来笨拙可笑。地上凿洞的习惯,让人想起加州山上空地上无处不在的旱鼠。地上挖得满是洞洞,让人颇为膈应。

翻过两个不高的山崖,开始山脊上的之字形爬坡。之前的台地渐行渐低。西向视野越来越开阔。

10:26, 登上了Meidpass。

立在山口四望,山脊东侧也是块台地,还有一处不小的湛蓝湖泊。而Meid pass旁,一处石崖高耸突兀。石崖缝隙分明,明显有人可以攀缘爬上爬下。这,越发让人感觉这山口旁石崖的怪异奇特。好像山口边人造的碉楼城堡。坐下来,速写一幅。画完,吃了包里的水果。11:05开始下山。

下降的山路走过一处台地,那面湖水的湛蓝清澈尽收眼底。这些日子,见惯了冰碛湖水那种奶油质地浓浓带着荧光的颜色,见到这般干净清澈澈实在赏心悦目。远远看去,湖畔有垂钓的钓客。也好奇这高原湖泊的鱼种从何而来?

路上终于遇见了同道。一队走山团迎面而来。七八人来自世界各地。其中一对父女,竟来自南非。彼此打过招呼,继续赶路。

走进台地。这里视野开阔,又看见远方雄伟的Weisshorn峰。

走出台地,这里已经没有山顶的寒风。边上一处院门口内的长凳上有老者也在脱衣服,旁边放着登山杖。自己跟过去,也脱下厚厚套头衫。

我能为你做啥吗?老人一旁笑着看我,用带着德国口音的英文问。
哦,我?就是换下衣服。你确定要脱衣服吗?那上面山口上面风很大很冷。
哦,我不去那里。我到了,这儿就是我家!

这才明白。自己不明就里,以为跟着另一个走山客休息换衣服,没想跟着老爷子进了人家自家宅院。忙道歉!老爷子也乐了。没事没事,今天不是周五啊,我先自己走上来收拾。孩子们晚些时侯开车上来。嗯,你要不要些喝的,我这儿有啤酒,冰镇的!你确定吗?你真确定吗?

告别了好客的老爷子,回看一眼老爷子自家的山社。继续赶路。

坡变得很陡。这里的路远没有上山时那么好。不时脚滑或踩上松石,下山并不比上山轻松。这一侧,又看见了远处的Weisshorn。很喜欢,停下来速写一幅。

终于,走下山坡。走出树林。步道旁一处山舍后院,女主人泳装躺在躺椅上晒太阳。无比惬意。

Gruben小镇立在两侧斜斜的陡峭山脊之间。不大。镇中一座白色教堂。简单肃穆。

自己订的酒店是镇子里唯一的酒店。外表光鲜之外,小地方比如窗架都很精致。

前台checkin,却找不到自己预定记录。不知为何自己手机也没信号,连上酒店wifi查看记录,才发现订的是通铺。问有没有单间,回说单间多人间都已经订满。没得选,只有通铺。

前台小伙儿看出我的犹豫,补充说通铺房很大,今晚只有三人入住。不会很拥挤,大可放心。小伙子随后拿了钥匙带我上楼。果然房间不小。铺了十六七张地铺。三个人很容易铺开。

选了铺位收拾停当取了衣服浴液毛巾去浴室洗澡。浴室顶在顶楼隔层里极窄小。但热水充足,洗了个痛快。

穿了干净衣服一身清爽下楼。在后院的长桌上,喝酒店给的冰水,配上自己尚未吃完的trailmix,写自己的走山日记。

后院南向,阳光充足。有长凳阳伞。还有独立后门。到了午后,走山者骑行者一个个一队队进进出出。络绎不绝。还有牵着狗狗的。有的坐上来便叫吃叫喝,有的只坐一起扎堆儿聊天。面前的一伙儿,几对老夫妇到各种成群或单身男女围成一圈。不时还有后来者加入,热情地喊着名字打招呼,热络熟悉。从这里,也发现了绕路走山的尴尬之处。

原因是,Haute路上的走山者大多按照那本著名路书上的日程安排自己行程。于是同个方向,走山者会形成一波波cohort。这类似学校里的年级班级。每天,即便不住同家酒店,山路上餐馆里也会彼此遇见。即便没打过招呼不认识,也会有个脸熟。可是,自己绕路去了Weisshorn 酒店多出了一天。理论上,就和上学时蹲班类似。等于空过了熟悉的同学,面对生疏面孔。

这种陌生,对独自走山者更甚。 没人说话。于是,一面记日记,一面听他们的高谈阔论。从欧洲几大著名步道聊到美国的三大超长步道。里面有几个还有走PCT和AT的经验。作为旁观者,倒给自己一个旁观的视角。

晚餐也是一样。谁都不认识,一人分到把边儿单人小桌。伙食还不错。头枱汤加色拉。主菜是猪肉蘑菇拌饭。 甜点布丁。极美味,照例干掉了两篮面包。

饭后回房, Wi-Fi没有信号。下楼到前台,一位壮硕大叔正用地道美音在前台checkin。他见我用英文问前台Wi-Fi问题,主动上来介绍。他就是Oregan来的Jason。疫情期间无所事事,就报名了个欧洲走山团跟着一群来瑞士走山。听说我来自湾区,呵呵呵,硅谷的资本家来了。你们这些精英人士,自己赚大钱,就不管旁人死活。看他脸上带笑,知是玩笑。便回他你们Portland的就业,不还仗着硅谷资本家Intel建在那里的工厂?他在那里呵呵。

前台前Wi-Fi信号极好,可前面沙发坐满刚进来的走山客。无奈上楼找到楼梯拐角的座位。这,才有了片头故事。

话说电影看完回房,房间里多了位室友。是位在苏黎世工作叫Matej的捷克青年。周末到这里爬山。前台说的另一位住客,却一直没有现身。

(9)

照例6:15起床,同屋Matej也起了。两个静静地穿衣叠被收拾。山里的清晨昏暗。房间里开灯也不见多亮。还需要头灯。

昨天的腰酸腿胀一晚后好了不少。可山里的睡眠终不如家里的沉稳舒坦。

早餐和Matej一桌,吃饭有了伙伴总还是有趣些。Matej平和开朗。聊了聊他在瑞士生活与捷克的不同,还有走山的行程。自己今天去St Niklaus,爬升一千米再下降一千八百米。他呢,今天计划去爬附近一座高峰,之后便回家。后来,还给我发来了他自己登顶的照片。

身后的一桌人中有一位女生。翘翘的高鼻子。昨天在那群聊天的走山人群里见过。她主动过来打招呼说话,自我介绍叫Ruth来自奥地利。说昨天看见我一人在旁边写字画画,能否看看呀?于是献丑拿出画本,女生翻过大喜,说自己也喜欢涂抹的。也带了画本,不过不好意思拿出来示人。又问起今后两天行程。还是一路,两天后都会住在著名的europahutt山舍。不过,她是个慢慢走山的人,自己呢,喜欢一个人的天马行空。两个约好后面山舍再见。到时看她的画本,彼此告辞。

九点从院子出门,开始爬坡上山。又是清晨,又是满眼的绿,又是前后没一个人。

走山的苦,旁人想到首先是累,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单调无聊。即便美景当前,看过一阵,就需要重新返回去低头看路。看景不走山,走山不看景,不仅是安全上的考量,也是不同心态上的切换。但,这种切换还需兼顾走山节奏。走走停停,会打破呼吸心跳节奏。更容易让人疲劳。

所以走山和看景,本质是上不兼容的一对矛盾。

自己的解决方法,是一次走完整的一段,不停。一般两个小时,或者到一个里程点比如山口或风景点。停下来喝水吃东西,休息十几二十分钟。正好画张速写。

山道上刚走了二十几分钟,身后传来人声。闪到路边,身后一位高个精瘦的年轻人从身边快速闪过。一句“不熟(bonjour)”接了一句“没羞(merci)”,绝尘而去。不过,还是注意到他短袖运动衫左袖管是空的。是位独臂大侠!

路况不错。土路,平实,没啥惊险。走出树林,前面山坡沐浴在朝阳里。阳光下,团团雾气从山顶滚滚而下,很是梦幻。 又听到了铃铛见到了牛。几只立在山道上不动。前面,远远看见有走山客下了步道,绕道爬坡去躲牛。看着辛苦。自己不管,直直从牛身边走过。心里明白路上的牛分两类。公牛和母牛。这些路上的公牛看似威猛,其实都被阉割,没有脾气。母牛呢反倒要注意。有小牛在身边的母牛更要尽力避免接近。

地上的牛们多了起来。着看我这个不速之客。自己速写水平有限,对动态的描绘尚力有不逮。难得遇见这般配合的老牛,速写两幅。

?

远远追上了前面拉得开开的三人组。领头昨天楼梯转角见过的东方面孔的女士。这,便有了开篇的一幕。

女士名叫CW。聊天时顺带休息等她两位队友。 聊到了他们来自Ohio,又聊到了去过的唯一小城Columbus(OSU所在地)。 话题,待两位队友上前,话题又转到Philip Roth的同名小说 Goodbye Columbus。不想正撞到点上。两位队友Rich和Paul都是犹太人。又都极熟悉喜爱这部经典。这,正是聊天摆龙门的有趣。于是一本小说成了彼此的icebreaker。几个都找到了共同话题。话题,又天南海北从小说聊到走山,聊到疫情,又聊到现代人手机与电子信息的铺天盖地。

继续上路,顶着喷薄的朝阳一路向东翻越山脊。

和Rich走在一起。他聊起自己作为一位脑外科医生的一些专业看法。他认为当前流行的社交网络的非实体交流,会让人基本社交行为模式产生异化。比如对眼神、表情、语气、手势、姿势、动作等等人类基本社交细节关注的退化。据他说在大脑的某些区域会有体现。Rich对自己孙辈对手机的痴迷有着沉沉的担心。自己也心有戚戚。又想起Greene关于瑞士的箴言(见本系列开篇)。他的观点,作为个人,瑞士的平和民主才最与个人生活休戚相关,是大部分人生活的全部。文艺复兴? who cares?

两人边走边聊,CW远远走在前面,并没有参与讨论。她脚程很快,人又极瘦。蹭蹭几下便不见踪影。然后,回身。立在原地看我们落后太远,便立在那里等。

也幸好她在前面看着。待我们走上一段乱石堆。路标不清,还在手脚并用向上爬。在坡上看着的她已经大嗓门发话。一面用登山杖指点。不对不对,要先下去,再下去。对,再从左边绕过来。对了。

走上山口,又可以俯瞰对面的一个大坡。下面浓云翻滚,把山体遮掩的严严实实,根本看不清山下的st niklas小城。

山口风大,还想写张速写,云是自己短板。正好练手。CW三人组要继续赶路。几个留影告别。这才知道,Rich已经73岁,Paul已经77岁。让人惊讶佩服!这次走山到了前面的St Niklaus,他们的行程便告结束。后面,他们坐火车去Zermatt。明天回苏黎世。

找了石头背后画完速写,吃了第第四天在Les Hauderas的饼干,蒜香椒盐味道。一直放在包里当作第二天午餐,却一直没动。直到今天拿出来,已经瘪瘪成了一小包。打开入口,依然香脆可口。这,也是因为山舍准备的路餐一是不值,二呢也不好吃。面包梆硬,又没有酸黄瓜西红柿之类的配菜,不入口。

兜里还有只苹果。青绿的那种。酸甜且脆。是路上最好的牙祭。

画好吃好喝好,起身下山。过一片雪地,又追上了前面缓缓的老年三人组。见识了CW快快的脚程。以她跑超级越野的身手,又走过AT的,这点坡度难度不算啥。难得她还悉心照顾两位缓缓走路的老的。也难怪她呼前喊后显得bossy可两位却甘之如饴。在这里,彼此留了联系方式,继续赶路。下面,来张CW三人走山组的背影。

前面,又是乱石坡。

追上了昨天酒店院子里聊天那群人中的一对。年纪也六十开外,来自加州湾区的Palo Alto。 算自己真正的近邻。两人走得很慢。特别是女士,非常小心。乱石上的通道很窄,即便前面停下,后面也要贴身才能过。自己不急,慢慢跟在他们身后。他们转过一处大石见到一处宽敞所在,停在路边,等我超越。

刚越过这一对,大石后便又转出一支队伍。都是年轻的俊男美女,衣着背包颜色鲜亮。颇为抢眼。队伍最后面,跟着一位高胖气喘吁吁的大叔。呵呵呵,正是Jason!

Jason是个闲不住的大喇叭。见到我,一面大声打着招呼,一面大声把他昨晚看到的新闻大声广播 — 你知道吗,你们州长被弹劾了。弹劾程序正式启动。他完了、完了。 旁边那对Palo Alto的夫妇听了摇着头一脸沮丧。

我随Jason前后走着,我说Jason, 你呢之前就挤兑硅谷技术精英,说他们虚伪功利世俗还贪婪,可俺不算这类。至少不算成功的一类。就算说平日里被职场裹挟,如今好容易进山追逐下心里的不功利不世俗,还要被你唠叨。还把山外的破事儿拿来讲,搅了旁人好心情好感觉,你居心何在? 他听罢也不为意,哈哈大笑。

又聊到他如何参加这个走山团,Jason拉着前面年轻漂亮的法国女生叫Lucian的一通回忆他报名这个团时的各种糗事。原来Lucian是这个团的领队。她们是网上的组织。据说,优点便是整合了自由导游的时间,更加灵活。也更加便宜。不过,他们也是今天下山后就收团。不会再去Zermatt了。Jason确实大嘴巴。不过,听着他和Lucian对口相声,好笑有趣,脚下却确实轻松不少。

这一段,山路就在山崖边,颇为险峻。上下又转了一个大弯, St Niklas所在的山谷豁然展现在眼前。谷两侧山峦陡峭,气势不凡。赶紧停下来,取出背包里的相机照相。还不过瘾,停下来取出速写本描了张山谷侧影。乏力手抖。下笔太重,不是很满意。

说话的当口,Jason他们早已走远。收好包向前猛赶,也不见那一队人的踪影。后面小路在悬崖边盘亘,很要小心。不敢大意。好容易下Jungen,这是个山崖边的村子,有缆车从这里到山谷底的St Niklaus。高程近千米。但今天下定决心,决定全程徒步。

下山的艰苦疲劳丝毫不输上山。甚至还有过之。山路很陡且滑。一路走得脚踝膝盖大腿屁股酸痛。山路上见不到人。倒是总能看见头顶从陡陡山崖上缓缓下行的缆车。里面不少走山客。山路边,倒是每走出几百米,就能见到小小的半人高的神龛立在路边,里面摆着基督或圣母神像。还有香火贡品。整洁干净,看得出常有人打理。这,也是瑞士人虔诚信仰的佐证。

走下山已经16:48。人疲惫不堪。真心感觉比之前爬升一千八百米的第五天还要艰难。下山,特别是陡陡的山路上下山,真的是个很大挑战!缆车站,坐了好一阵儿彻底休息一番。

吃了些零食,喝足了水。背起背包向城里走。路一侧是铁轨,铁轨外是站台。已经不少背包客在站台上等候。看来,走到这里就回家的人还不少。

正走着,听见有人喊自己名字。转头细看,看见了CW, Rich还有Paul三人立在站台上向我挥动拐杖。说着保持联系的话。我想告诉他们我是走下来的,正好一列火车进站。我等他们进了车厢,打手势说保持联系。他们也回同样手势。火车开动。

过火车站,谷歌地图又闹了一次笑话。地图上指示我要绕个大圈。可前面街把脚就是那家酒店。无语。

 

酒店设施很新。无奈镇子里处处都关门,今天下山累坏了。随便找了家吃过晚饭。赶紧休息。

文后,附上几张速写。第一张CW的头像。仓促完成不甚满意。CW还积极参与AT社区的步道维护。为人热情豪爽的女侠

Rich的头像。走山时一路聊天交流最多,从他当年读书后来行医,到读过的历史与文字。很有同鸣。走山后还有联系。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智者。

北美愚医2022-01-03 21:09:04
羡慕.
半岛人2022-01-04 11:45:52
几张速写可以看出功底很深。摄像也很漂亮。
苏.苏2022-01-04 18:28:20
真的,速写特别好。我小时候也学过画,能看出一点门道来。
漂亮姑娘2022-01-04 18:50:28
山顶上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真爽!速写很棒!
longlyrunner2022-01-04 20:46:00
感谢医生每次跟读!
longlyrunner2022-01-04 20:46:45
感谢您的跟读表扬
longlyrunner2022-01-04 20:47:57
感谢。下次你也贴几张吧,童子功还是不一样!
longlyrunner2022-01-04 20:50:23
您说的对。这种经历确实难忘,所以拖拖拉拉也要坚持写完。
AnnYuan2022-01-05 04:47:46
看你的走山日记,照片,速写,走山人物的刻画描写都非常棒。也跟你神游了。
RollyPoly2022-01-05 06:22:55
速写画得真好,有这个爱好,一个人的旅行也变得很有趣吧
小黑猫2022-01-05 20:02:37
好看的travel note,读得津津有味。佩服你对徒步的执着,换我肯定坐缆车下山了。
longlyrunner2022-01-05 21:11:03
高兴您喜欢。感谢!
longlyrunner2022-01-05 21:13:25
嗯,是这样。也因为画画,停停走走,难和旁人搭伴。
longlyrunner2022-01-05 21:15:11
之前坐过了一次,心说马上到终点,不好意思再坐。哪想回来得知,这里十一路下来的还不多。太陡太长。
wlili2022-01-06 19:51:18
超喜欢在瑞士徒步!
longlyrunner2022-01-06 23:50:15
嗯,我也很怀念那十几天!
laoyangdelp2022-01-13 09:49:07
非常喜欢你的游记
longlyrunner2022-01-13 22:10:58
感谢杨门女将跟读(笑)。去过的地方不多,算敝帚自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