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lyrunner2021-11-29 20:56:09

第六和第七天走山记录,因为都和Weisshorn峰有关。姑且合为一集。 

 

自己身为理工男却生性散漫。读书时,最忙的时候也永远是玩儿心最大的时候。越临近大考或论文交稿,越想着偷闲开小差读闲书,不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等假期来临时间大把,反倒提不起精神。之前立下的计划目标也都无以为继。这毛病前几个星期加班时又冒了出来。忙工作的同时,顺带又读了遍Umberto Eco的小说《玫瑰之名》(The Name of the Rose)。五百多页也磨蹭了两个星期。于是走山博客一拖再拖。

 

《玫瑰之名》

 

能聊以自慰的是,似乎好些名人都有此怪癖。默存先生当年牛津备考类似中古训诂考据之类无聊科目的紧张时刻,也为“换脑筋”狂读侦探小说。结果,考试没过还要补考。 

 

《玫瑰之名》的故事发生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北部,本来和瑞士走山没啥直接关系。不过路上无聊时,脑子里便天马行空,总在琢磨记忆里的种种。联想到走山类似读书。有高潮迭起,也有平淡无奇。想起Nabokov曾评价文学三味 —— 有趣的故事、受益的知识、精妙的语言谋篇布局。他老先生认为文学乃技法为核。所以好故事好说教都不是首要。倒是好的文字展开与丝丝入扣的精巧,是名篇经典的必备。在他严苛的法眼之下,好些名人大家都不入流。

 

无奈理工男文字鉴赏力有限,只够在科幻侦探间谍武侠圈圈儿中打转,无法品味Nabokov 眼里真正文学。所以金大侠的最大贡献,在于以浅显直白的武侠给一杆直男直女做了讲好故事的开蒙。而默存先生的那本《围城》,呵呵,更是对职场与男女的启蒙。那本书当年曾被自己和同龄人奉为圭臬,可最近再翻,赫然发觉只是本金句警句与玩笑大集。结构松散,也没有上佳的故事铺陈。对比两百多年前那位英伦才女平铺直叙中自带的深刻和无处不在的辛辣幽默,讲好故事的功力尚且差了不少。也终于明白,其实作者也有两类。自己有想法见识真心希望和旁人沟通互动以求共鸣的是一类。还有脑子太聪明没事儿写故事玩儿票的。读完《玫瑰之名》,知道Eco与默存先生都是兼收并蓄的最强大脑,也同是满足于掉书包袋喜欢露两手儿的第二类作者。 

 

读书和读画又不同。绘画技法愈发被感觉与情绪表达替代。也让艺术鉴赏愈发离奇。评判的话语权,越来越被画商拍卖行把持垄断。于是,“皇帝的新衣”再不是寓言童话,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比如之前评论过的《白板》

 

相比之下,走山和观景的目的何在呢?一路总在想这话题。古训里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并重,算一种修行。不过早有人指出,一头牛即便走遍世界它还是一头牛。何况当今,世界大同万物互联。再不是“从前车马慢,书信缓。”如今的旅行大可以一日千里,酒店服务更是标准安全便捷。不会再有雄关漫道成年累月的漫长艰苦。即便进山走山,也是豪华装备呼啸成群。即便如自己一般少有的单人出行,也有山舍旅馆、热水热饭。遇到第六以及第七天路上并无特别抢眼风景的,走山的目的与乐趣便让人存疑?对这些疑问,自己想了一路也没有答案。 

 

感恩节假期,终于有了两天闲暇。可以静静涂抹几张走山的水彩。走山时黑白涂鸦带上了颜色,多了不少生机与活力。这,颇可类比幼时物质匮乏时的困窘。那时,一粒水果糖作为零食都珍贵难得。含在嘴里,慢慢津上半天。不敢轻易嚼碎囫囵吞下。或者,像自己这般愚钝读者读《玫瑰之名》。需反复品味,才跟得上作者布下的种种迷局。

 

对自己,出门进山走山不易。去过一次,便要来个一鱼多吃。身体力行走进风景是头一次。回来,就着照片日记记录写博客是第二次。拿起画笔,对着相片和记忆诠释路上风景是第三次。朋友圈里,总不缺说走就走天马行空徜徉世界的大牛高人。一面羡慕他们说走就走满世界旅行的惬意。又羡慕他们可以见识多彩世界的奢华。对应朋友圈里不时更新的各种五彩缤纷,自己反复回味的出行便颇为寂寞寒酸。不过,资源匮乏带来的,倒是物尽其用。即便一粒水果糖,也能让慢慢含着的人咂出些不一样的甜。

 

话说回来,《玫瑰之名》书里的那间藏书丰富又建筑奢华的图书馆,坊间有传言并非在意大利北部,而是在瑞士St Gallen附近的一间修道院里(St.Gallen Abbey Library)。那座修道院的图书馆真的美轮美奂。据说写《玫瑰之名》时,Eco本人也确实在那间呆过三个月,攒足了灵感。而前面提到的Nabokov,某年向康奈尔请了个长假,没离职,便搬到了瑞士。就此住在莱蒙湖畔的Montreux。十几年后,在那里去世。再没回过美国。着实是个性情中人。Montreux,自己来时坐火车还经过。这些,也算是和瑞士走山有关的题外话吧。 

 

第六天

 

今天行程简单,从Cabane de Moiry走到小镇Zinal。全长14公里,爬升650米。路书上讲会有1800米的下降。不过,最后的800米可以搭缆车。用Cabane de Moiry山舍领到的coupon卡,缆车票价还有折扣。

 

6:30起床,看屋外已是晨曦微露。月亮挂在Moiry冰川的山顶。天光尚未大亮。宿舍里另外三人也都起床去吃早餐。

 

清晨,对面山顶明月高悬

 

早饭后去山舍外逡巡一番。发现屋外寒气袭人。露台地上布满白霜。

 

八月的清晨,地上已经满是寒霜

 

这是昨夜雨水或清晨露水凝成的冰霜。这座山舍内外都很漂亮。服务又到位贴心。满意之外,真心喜欢。有些舍不得走。几番流连,阳光已经爬上山尖。是出门上路的时候了。 

 

阳光已经爬上山尖

 

跟着Nico和他女友走出山舍。刚上山路便遇到了下马威。 

 

跟着Nico和女友下山,尚可见石头上的冰霜。

 

山路全是大小砾石,平常走都需小心。现在石头上全是冰,更难。石头溜滑!立不住脚。好在前面有冰川经验的Nico和女伴领路。小心翼翼跟着他们辗转腾挪。虽有几次打滑踩空,侥幸没啥大碍。 

 

一路陡陡下山。随着海拔降低,越靠近山脚石头结冰越少。到了山脚、跨过雪坡,终于走上了平坦的步道,松一口气。之后路虽平坦,却有不少牛。牛们甚至一大群毫不避让地立在路上。前面的加拿大三人组屡屡被牛们挡路。干脆翻上山坡绕过去。 

 

加拿大三人组被牛们挡住了路

 

不过,人绕得过牛,却躲不过大滩的牛粪。不知是不是牛们喜欢清晨解决个人问题,地上到处是一滩滩新鲜牛粪。其中最大的一滩,尚且腾腾冒着热气,从步道一侧一直摊开到另一侧。稀稠适中、气味扑鼻。呵呵,当你对着眼前这一大滩,考虑如何跨过时,你也一定能感受到它的主人制造这一滩时的畅快淋漓! 

 

路上的牛粪(遗憾没拍到最大那滩)

 

今天是路上第六天。统共十一天的安排到今天,行程过半。老北京俗话 ---- 年怕中、月怕半、星期就怕礼拜三。又说人在世间,最重要无外摄入产出。随着路上日子过半,感觉每天摄入反倒渐少,产出也不甚通畅。每天中午常常只靠一只苹果打发。照这速度演进,后半程离喝烟拉风成神变仙的境界相去不远!说来自己不是体重控。只要能果腹体能又不受影响,多吃少吃自己并不在意。不过,看着清晨山路上这些新鲜的遗留,为啥俺觉得和啥都不吃的神仙们相比,吃饱后可以随地肆意来上大大一滩的牛儿们更洒脱幸福呢?(笑) 

 

乱想着,绕过一个转弯,就见前面Nico和女友正在对着这侧拍情侣照。忙缩回身藏好。那一侧Nico高喊,没事儿没事儿,你快出来吧。我随口说俺这样上了年纪的大叔不该乱入年轻人的生活。那两人大乐,说得太棒了,你在家里一定是个开明的老爸。呵呵,汗颜!

 

步道在Moiry湖一侧山坡上。朝阳下,Moiry湖大片饱和的荧蓝就在脚下。走过Moiry尽头的大坝开始上山。路上有不少当地的day hiker。还有带着狗娃的。瑞士的狗们幸福,也训练有素。很少拴着狗绳,却都乖巧听话,跟在主人前后。对过往的陌生人看一眼点个头便径自前行,很有礼貌不会兴奋造次失态。 

 

Lac de Moiry怪异又迷人的荧蓝色

 

上了一个坡顶,大坝景色尽收眼底。忍不住描了一张速写。画完只有感慨 ---- 单色炭水笔根本无法表现那种厚重怪异又抢眼的蓝色。 

 

山路上速写Lac de Moiry

 

又气喘吁吁拍了一段俯瞰湖水的视频后,接着上路。

俯瞰Lac de Moiry的视频

Nico和女伴脚程很快,自己被越拉越远。也不为意,控制好自己的节奏,缓行少停。终于攀上Col de Sorebois山口。这里不时有大片厚厚乌云低低飘过。山另一侧,可以看到缆车站。

 

Col de Sorebois山口时阴时晴

 

正观景,Nico两人走了过来。他指着旁边的小山头,那里风景不错,有panaroma view。然后,又指点山口另一侧云雾之后忽隐忽现的雪峰,你看那一条高耸的尖尖利刃般的山脊了吗?很漂亮的雪峰吧?那就是Weisshorn峰!

 

远方,可见Weisshorn利刃般的山脊

 

见到著名的Weisshorn峰,确实兴奋!明晚,正好又要入住Weisshorn酒店。嗯,一切圆满。

 

上到小山顶,风又硬又冷。穿上了背包里所有的厚衣服,才将将抵住山顶寒气。又描了张远处Moiry湖水。期间也等来了后面的Damane 和 Mark。还见到不少昨晚山舍的同伴。彼此打着招呼,颇为热闹。请Mark给自己在Weisshorn峰前留了几张影。Damane今天回苏黎世。而Mark要向前赶,不在Zinal停留。之后彼此错开不会再见了。

 

山口速写Lac de Moiry

 

Image小山坡上,观景的Damane成了自己镜头里的参照。

 

Weisshorn峰前留影,几天不刮满脸络腮

 

照完画完,起身和他们道别。走下山,到了Sorebois缆车站。那里有家带露台的餐厅。 

 

下山,遇见带狗狗走山的大妈

 

露台阳光普照,又没啥人。是休息暖身的好地方。叫了一包薯片一客冰淇淋权当午餐。坐在露台上晒太阳看风景。正自发呆,听见有人喊自己名字。回头,看见Pat和Sue两个走过来。彼此高兴地招呼问好。才知道Sue脚伤之后无法走山,Pat陪她昨晚搭了公车来到Zinal。今天两人悠哉悠哉搭缆车上山观景,同时等着迎接他们走山的朋友。 

 

正聊着,他们的朋友Paul和太太Maria也正好进来。原来是昨晚同住在Cabane de Moiry的熟脸。再问,今晚几个还都住同一家酒店。便约好晚上一起晚餐。 

 

缆车下到山脚,发现Zinal是个相对发达的小镇。虽然沉在两座山脉之间深深的谷底,但通着公路。又有条河哗哗流过。镇子里密布酒店和餐饮。街上望去,好几处吊车立在镇子前后,在建新的酒店。按Economist的吊车指数理论,这个镇子的经济活力很不错。 

 

Image

缆车上俯瞰Zinal镇。

 

酒店背后的小河

 

Image

入住的酒店和隔壁的超市

 

酒店附近的教堂

 

入住酒店,酒店店员特别推荐他们独有的jacuzzi。无奈没带泳裤,加上担心Covid。作罢!进房间收拾洗漱停当,看了一眼电视新闻,才知道阿富汗撤军如此惨烈、新闻铺天盖地。评论的细节对自己而言都恍若隔世。颇有山中几日,世上N年的感觉。关了电视,去酒店隔壁的超市买了第二天午餐的开心果、薯片和水果。去楼下餐厅找Pat和Sue。 

 

Pat和Paul两对儿已经在餐厅喝起了啤酒。四大扎已经只剩杯底儿。开始的话题自然关乎走山和彼此行程。原来开始Haute徒步前,他们已经造访过Zermatt小镇。对小镇的风景与活动很喜欢并力荐!自己走山后多出一天。原计划返回苏黎世。听Pat和Sue推荐后又在想要不要在Zermatt多呆上一天。 

 

晚餐,Pat 和Sue根据昨晚经验力荐了披萨。听从他们建议点了一款,加上一份头台色拉。果然美味。坐在自己旁边的Sue有讲故事的热情与能力。一顿晚餐,原原本本讲述了自己如何跟随前夫从军自New York搬去蛮荒的Montana。如何自己完成专业精神科训练,如何认识精神科大夫Pat。故事里有搬家随军,有离婚再婚,还有两个孩子。不知为啥,她的故事让我想起Richard Ford的小说“Canada”。也发生Montana,也是男人从军女人随军,也有一段失败婚姻和两个孩子。最重要,也都是尝试在各种选择中作出改变。不过Ford小说里发生在Montana的故事是个悲剧。而Sue的在Montana的故事有个圆满的结局。 

 

Montana,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附上两张刚刚完成的路上水彩。

 

鸟瞰Lac de Moiry(水彩速写)

 

乌云底垂的Sorebois山口(水彩速写)

 

第七天 

 

今天目的地是Weisshorn酒店。行程只有11公里,高程800米。这段路不在传统Haute行程之内。但这家酒店据传颇有年代。又地处瑞士法语德语区的分界处。便安排进了这个行程。 

 

清晨出门,照例是个陡陡的上坡,要攀上Zinal附近的山脊一侧。爬升不高,800米而已。之后道路虽曲折蜿蜒却很平坦。 

 

上到山路不久,便见到路边立着标牌,似乎有跑山赛事。不久,看见有身上别着号码牌的短打男生一路跑过。知道今天这一路遇到了山地越野赛。 

 

山道上,跑山赛事标牌

tintin022021-11-29 23:18:08
手工点赞!玫瑰之名有Sean Connery主演的同名电影吧?好瘆人的预告片
北美愚医2021-11-30 10:00:25
走山的经历最丰富!脑袋不要转的太快,会失眠。
杏林香雪2021-12-01 04:18:40
玫瑰的名字,很烧脑的小说,二十几年前读时觉得太难
大漠满天星2021-12-01 06:27:17
文采好,又会画画,全才的理工男呀!好奇,如此走山你大件行李怎么处理?
laoyangdelp2021-12-01 10:40:09
我们走山或骑车的感觉
longlyrunner2021-12-01 17:04:52
感谢跟读。嗯,是Sean。不过那部电影俺还没看顾过。你不会说俺的博客是恐怖预告吧: ^)
longlyrunner2021-12-01 17:06:41
哎,下雪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longlyrunner2021-12-01 17:13:00
Eco老爷子满肚子学问,写小说也各种玄机。不过逻辑问题永远是理工男最爱 —不好听的说, 就像狗永远喜欢骨头(笑)
longlyrunner2021-12-01 17:14:45
感谢您的表扬。我的行李寄存在苏黎世的酒店。进出瑞士都在那里。
longlyrunner2021-12-01 17:20:50
杨家将一定是理工女生。俺也习惯简单明了地从A到B。只不过不经意抬头多想了那么一下。。。:^)
西岸海豚2021-12-01 23:04:00
这几张水彩惊艳!
tintin022021-12-02 16:45:49
不会,是指电影预告很恐怖,一直没敢看。请问大侠如何说服家人放行一人爬山远行啊?
北国冰雪2021-12-02 17:40:19
记得这么详细,佩服!
longlyrunner2021-12-03 09:34:52
感谢谬赞!脸红!
longlyrunner2021-12-03 09:35:59
基本路上日记直接搬上来。。。
小黑猫2021-12-03 12:52:54
好看的游记。看完感觉自己真没文化,居然去狗了Nabokov。
longlyrunner2021-12-03 12:55:58
简单粗暴的双赢。给俺家LD找了个TMB走山团,俺的就顺水推舟。阿尔卑斯山从不让走山的人失望。皆大欢喜!
longlyrunner2021-12-03 13:05:04
老爷子是俺读过最拽的写手。他那本“speak,memory”辞藻华丽到无以复加。母语英文的都望尘莫及。。。
小黑猫2021-12-03 13:22:36
谢谢介绍,加到单子上了。他算得上个天才吧?